时间: 2025-05-02 06: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1:20
晓发萧关
早发长风里,边城曙色间。
数鸿寒背碛,片月落临关。
陇上明星没,沙中夜探还。
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
清晨,我早早地出发,身处在强劲的长风之中,边塞的城市在晨曦中显露出色彩。几只寒鸦飞过荒凉的沙碛,一轮明月在关口悄然落下。陇山上的明星已经消失,沙漠中的夜色逐渐探明。归途的时间难以询问,几天才能回到家乡的山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边塞景象与古代诗人频繁出征、归家的情感有关,反映了边塞文化和游子的孤寂感。
作者介绍:
王贞白,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白云,主要活动于唐代中期。他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的边塞旅行途中,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与边疆生活的感受。正值清晨,诗人面临着行程的艰辛和孤独,反映出游子在外的心境。
《晓发萧关》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游子心情的诗。作者以清晨出发的场景为开篇,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独的感觉。诗中的“长风”、“边城”和“曙色”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广阔与荒凉。接着,几只寒鸦的飞翔,配合片月的落下,构筑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陇上明星没,沙中夜探还”一句,描绘了夜晚星辰的消逝与夜色的探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旅途。最后一句“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更是从情感深处发出的感慨,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途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清晨的希望到归乡的期盼,展示了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旅途的疲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孤独的游子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离家游子的复杂情感,包括对家乡的向往与对旅途的无奈,展现了唐代游子普遍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早发长风里”的意思是什么?
A. 清晨出发,风很大
B. 在晚上出发
C. 迟迟不发
“归程不可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归家的期待
B. 对归途的不确定
C. 对旅途的满足
诗中的“数鸿寒背碛”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美丽的自然风光
B. 荒凉的边塞景象
C. 热闹的城市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贞白的《晓发萧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或高远的景象,但王贞白更强调旅途的孤独及对故乡的思念,而王之涣则更多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豪迈的情感。两者在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使用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反映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晓发萧关》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