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45
书陶潜醉石
作者: 王贞白 〔唐代〕
片石陶真性,非为麹糵昏。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
这块石头让人陶醉于真性,绝不是因为酒精的混沌。
不如月复一月的醉酒,来得更有趣,独自清醒的人却毫无欢笑。
苔藓的颜色层层叠叠,薜荔的根交错在一起。
直到今天重阳节,我仍在等待那位白衣的灵魂。
作者介绍:王贞白,唐代诗人,字季白,号青山,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贞白对陶渊明的崇敬有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王贞白在其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认可与向往,反映了他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书陶潜醉石》是一首融汇了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引发了对陶渊明清醒与醉酒之间的思考。首先,诗人用“片石陶真性”开篇,强调石头的真实与自然,暗示一种追求真实的渴望。接着,诗中提到“非为麹糵昏”,将醉酒与清醒对比,显现出诗人对独自清醒的孤独感慨。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一句,表达了对追求自然真性的人生的理解与反思。醉酒带来的欢愉与清醒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人生的感悟。
后两句“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则通过自然意象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最后的“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一句,极具情感深度,重阳节的等待,象征着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求与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深刻的哲理思考中,蕴含了对自然、人生的感慨与追求,展现了王贞白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怀念,传达了清醒与醉酒、孤独与乐趣之间的对立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衣魂”指的是谁?
A. 王贞白
B. 陶渊明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强调“非为麹糵昏”的意思是:
A. 不因酒醉而迷乱
B. 酒是快乐的源泉
C. 清醒的人是孤独的
D. 醉酒是永恒的乐趣
重九日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