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时间: 2025-05-02 18:44:49

诗句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4:49

原文展示: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水中绽放的荷花,象征着短暂的相聚与分离。自从分别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即使春天的余晖也无法进入我的梦中,那些美好的消息又该传给谁呢?在寂寞的秋天,我只能在堂下空吟小谢的诗篇,寄托我的情怀。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象征美丽和纯洁。
  • 偶尔便分离:偶然间就分开了,暗指缘分的无常。
  • 所思:思念的人或事。
  • 芳信:指美好的消息、信件。
  • 小谢:指小谢(谢道韫),是古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才情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贞白的流寓生涯,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其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王贞白的《有所思一作长相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脆弱与思念的深切。诗的开头以“芙蓉出水时”引入,荷花的绽放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然而“偶尔便分离”则揭示了美好瞬间的短暂与无常。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和思念的缠绵,正如秋风萧瑟,带走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残春不入梦”,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残酷,也隐喻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最后一联“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则在寂寞中寄托情感,通过吟咏谢道韫的诗作,展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情感的倾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爱与思念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蓉出水时:荷花出水,象征着美好的开始。
  2. 偶尔便分离:暗示缘分的脆弱与无常。
  3. 自此无因见: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4. 长教挂所思:思念日益加重,难以释怀。
  5. 残春不入梦:春天已去,连梦中也难以再见。
  6. 芳信欲传谁:美好的消息又该传递给谁?
  7. 寂寞秋堂下:在孤独的秋天,感受到深深的寂寞。
  8. 空吟小谢诗:吟诵小谢的诗篇,寄托自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芙蓉出水”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芳信欲传谁”赋予消息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思念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同时也是脆弱的象征。
  • :代表生命的源泉,流动不息。
  • :象征希望与生机,然而又是短暂的。
  • :象征凋零与孤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
    • B. 玫瑰
    • C. 菊花
    • 答案:A
  2. 诗中“残春不入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夏天的期待
    • C. 对秋天的无奈
    • 答案:A
  3.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小谢”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谢道韫
    • C. 白居易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相思》by 李白
  • 《相思》by 王维

诗词对比:

王贞白的《有所思一作长相思》与李白的《长相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情感激烈,而王贞白则更加细腻,情感深邃,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贞白诗文集》

相关查询

布袋赞 布袋赞 布袋赞 江郎三片石 晓起 其二 寄李玉洲同年 和齐次风侍读四月九日独游陶然亭即目韵 过仙霞岭 湖村晚泊 晓起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冥职 百家争鸣 情悰 百世师 齲字旁的字 相逐心生 里挑外撅 三撇旁的字 包含恋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赃污狼籍 溢于文辞 伸缩 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