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山魈》

时间: 2025-05-06 02:18:44

诗句

山魈本是伍家奴,何事今为圣者呼?

小鬼不须乖去就,国家才子号肩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44

原文展示:

咏山魈
山魈本是伍家奴,何事今为圣者呼?
小鬼不须乖去就,国家才子号肩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山魈本来是伍家家中的奴仆,为什么如今却被圣者所称呼呢?小鬼们不必乖乖地去就,国家的才子们都称我为肩吾。

注释:

  • 山魈:一种传说中的鬼怪,通常被视为调皮捣蛋的存在。
  • 伍家:指伍子胥的家族,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
  • 圣者:指有德行的人,可能指的是统治者或贤人。
  • 小鬼:指的是那些年轻的、未成年的鬼怪。
  • 肩吾:是作者施肩吾的名字,暗示他是国家的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公元759年-约公元812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号肩吾,出生于江苏。施肩吾为人低调,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人情。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唐代盛世时期,施肩吾借山魈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自嘲,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角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咏山魈》用山魈这一神秘的形象,借以反映作者对社会和自我身份的思考。开篇即以“山魈本是伍家奴”引入,揭示了山魈的身份,暗示着它的卑微和被轻视的地位。接下来的“何事今为圣者呼”,则是对这一身份的反讽,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质疑和不满。

诗中“小鬼不须乖去就”一句,表现了对年轻一代的鼓励,意在表明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反而应当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而最后一句“国家才子号肩吾”,则是作者自我认同的表达,强调了个人的才华与价值,虽身处卑微,但仍不失志向。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幽默而讽刺,体现了施肩吾对社会风气的独立见解及自身的自信,同时也反映了那一时代文人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魈本是伍家奴:山魈原本是伍家中的奴仆,暗示其社会地位低下。
  2. 何事今为圣者呼:不明白为何如今却被圣人所呼唤,表明对身份转变的疑惑。
  3. 小鬼不须乖去就:年轻的鬼怪不必乖乖地服从,鼓励追求自我。
  4. 国家才子号肩吾:国家的才子称我为肩吾,表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认同。

修辞手法:

  • 对比:山魈的卑微身份与“圣者”的呼唤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的荒谬。
  • 反讽:通过山魈的身份转变,反映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 拟人:将山魈和小鬼赋予人的情感与思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山魈这一形象,探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与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山魈:象征着被忽视的能力和潜力,反映出社会对个体的忽视与误解。
  • 小鬼:代表年轻一代,象征着新生力量与追求独立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魈本是伍家奴,为什么被圣者呼?

    • A. 因为它有才华
    • B. 因为身份的转变
    • C. 因为它是鬼怪
    • D. 因为伍家富有
  2. “小鬼不须乖去就”意指什么?

    • A. 小鬼应当服从
    • B. 小鬼应当追求自我
    • C. 小鬼应当争斗
    • D. 小鬼应当学习
  3. “国家才子号肩吾”中“肩吾”指的是谁?

    • A. 诗中的山魈
    • B. 诗人施肩吾
    • C. 圣者
    • D. 小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施肩吾的《咏山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关注个人身份与社会认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哲思。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特点,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劭农篇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七 吴钩行 题刘阮山 夏驾石鼓辞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 张颢刺客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辛家女 枭芦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杏的成语 水阔山高 田字旁的字 推择 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头昏眼晕 气壮胆粗 天文数字 玄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干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倾容 肆意横行 卉茵 遗开头的成语 烦躁 计功受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