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4:41
一斛珠(秋闺)
作者:秦观
碧云寥廓。
倚阑怅望情离索。
悲秋自怯罗衣薄。
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
江山满眼今非昨。
纷纷木叶风中落。
别巢燕子辞帘幕。
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
在广阔的碧空下,我倚着栏杆,惆怅地望着情感的离愁。
秋天的悲伤让我怯于穿上薄薄的衣衫。
早晨的镜子空悬,我懒得去整理头发。
眼前的江山,满眼都是与往日不同的景象,
纷纷的树叶在风中飘落。
燕子告别了它的巢,辞别了帘幕。
我心中有意向东君(春天的代称)诉说,
所以特意用红丝将自己捆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东君”指的是春天,常常被用来象征新生与希望。在古代诗词中,常以春天的神祇东君来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淳夫,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著称。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在秋天时的个人情感体验,反映了对情感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常常给人以思念和离愁的感觉,这与秦观的个人经历有深刻的联系。
《一斛珠(秋闺)》展现了秦观独特的诗词风格,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诗的开头“碧云寥廓”,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天空图,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开阔感,但紧接着的“倚阑怅望情离索”则带来了情感的凝重与思绪的缠绕,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照,秦观揭示了秋天的孤寂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悲秋自怯罗衣薄”一句,表达了秋天的寒意使得人们对薄衣的畏惧,象征着心灵的脆弱与对温暖的渴望。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无奈,似乎连打理自己的心情都显得无力。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江山满眼今非昨”,则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别巢燕子辞帘幕。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通过燕子的离去,暗示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告别,同时又通过“东君”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形成了一种希望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时光的珍惜,是对秋天和离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秦观的词才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秦观对季节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碧云寥廓”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诗中“江山满眼今非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光的无所谓
诗中“别巢燕子辞帘幕”中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A. 离别与孤独
B. 温暖与希望
C. 自由与快乐
D. 生命与成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秦观的《一斛珠》更加强调对秋天的感伤与思念,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爱情的失落与追忆。两者都展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但背景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秦观及其词作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