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宫怨》

时间: 2025-04-25 18:54:37

诗句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4:37

原文展示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白话文翻译

早已被月亮的美丽所误导,想要在镜前打扮却懒得动手。
得到恩宠并不在于容貌,妾身该如何才能打扮得美丽呢?
春风暖和,鸟儿的鸣叫声清脆,阳光高照,花影摇曳。
每年在越溪的女子,彼此相忆,采摘芙蓉花。

注释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
  • :打扮、化妆。
  • 承恩:接受恩宠,表示在爱情或地位上的宠爱。
  • :容貌,外表的美。
  • 教妾若为容:教我如何打扮得美丽。
  • 风暖鸟声碎:春风温暖,鸟鸣声如碎片般清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年-约900年),字子美,号晨鹤,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称,擅长描写春天的美景与人情。

创作背景

《春宫怨》写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在诗歌中逐渐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这首诗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和美丽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春宫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女性的视角,既展现了她对自身美丽的追求,又流露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诗中“早被婵娟误”一句,蕴含了对青春与美丽的误解与追求,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外貌的重视。在“承恩不在貌”中,诗人借女主的口气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爱并不只基于外表。

春天的意象在诗中层层展开,风暖、鸟声、花影皆为春意盎然的象征,渲染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女主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却愈发显得刺眼。最后一句“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则将情感升华,展现了女性在变迁中的思念与期待,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被婵娟误:早已被美丽的月亮所迷惑。
  2. 欲妆临镜慵:想要打扮却懒得在镜前动手。
  3. 承恩不在貌:接受宠爱并不在于外貌。
  4. 教妾若为容:教我如何才能打扮得美丽呢?
  5. 风暖鸟声碎:春风暖和,鸟儿的鸣叫声清脆。
  6. 日高花影重:阳光高照,花影摇曳,春意浓烈。
  7. 年年越溪女:每年在越溪的女子。
  8. 相忆采芙蓉:彼此相忆,采摘芙蓉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婵娟”比喻美丽,形象生动。
  • 拟人:鸟声“碎”形容其清脆,给人一种音响的美感。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女性的视角,探讨了美丽与爱情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借助春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惆怅而又美丽的情感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婵娟:象征美丽与爱情的误导。
  • 风暖:春天的温暖,代表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鸟声: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常用于表达对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宫怨》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荀鹤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承恩不在貌”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容貌不重要
    • B. 只有美丽才能得到爱
    • C. 爱情需要外貌
    • D. 外貌和内涵同样重要
  3. 诗中提到的“春”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生机与希望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夜晚的寂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无奈与思念。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忧愁。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杜荀鹤的《春宫怨》都以春天为背景,但前者更关注国家的时局与个人的忧郁,而后者则侧重于女性情感与爱情的抒发。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视角与关注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木兰花 齐天乐 四园竹 宴清都 满路花 红林檎近 红林檎近 伤情怨 诉衷情 夜游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贻误军机 筐箧中物 釒字旁的字 制冷 唐虞之治 食字旁的字 吊死问疾 刀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穷波讨源 页字旁的字 包含序的成语 骞腹 屁塞 王坛 沾开头的成语 绮罗粉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