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5:56
钦州
作者: 岑徵 〔明代〕
天通侧贰域,路绕马援营。
山势偏趋海,江流曲抱城。
酒帘丛贾客,堠火集猺兵。
信宿蛮烟里,还家梦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钦州的地理和人文景象。诗的前两句写道,天通的边界在这一带,通往马援的营地的道路蜿蜒曲折。接着说,山势向海倾斜,江水环绕着城池流淌。接下来的两句提到,酒帘下聚集了很多商人,篝火旁集合了猺兵。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蛮烟弥漫的夜晚,归家的梦却无法实现。
作者介绍:岑徵,明代诗人,以描写边疆风光和人生感受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族威胁和经济贸易繁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钦州的描写,反映出地方的风土人情及战乱带来的思乡情怀。
这首《钦州》通过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以“天通”和“路绕”点明了钦州的地理位置,形成一种开阔而又曲折的空间感,暗示着诗人在外游历的复杂与艰辛。山水相连,江流环绕,构建了钦州特有的地理意象,彰显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用“酒帘丛贾客”描绘了商贸的繁荣,展示了钦州作为贸易港口的重要性。而“堠火集猺兵”则揭示了战争的阴影,商人和士兵的共存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最后一句“信宿蛮烟里,还家梦不成”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虽然四周热闹,但心中惦记的家乡梦却无法实现,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使得作品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厚度,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在边疆的复杂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通侧贰域”中的“侧贰”指什么?
A. 财富的边界
B. 地理的边界
C. 文化的边界
诗中提到的“马援”是哪个时期的名将?
A. 西汉
B. 东汉
C. 唐代
“酒帘丛贾客”中的“酒帘”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荣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