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2:45
粤郡多濒海,廉州土俗殊。
鸡豚供野鬼,渔猎在明珠。
贸易唐泉布,山川汉版图。
最怜秦火烈,并及海潮枯。
粤地的郡县多临海,廉州的风土人情十分特殊。
鸡和猪供奉给野鬼,渔猎活动则在明珠般的海域进行。
这里的贸易与唐朝的泉水和布料有关,
山川河流上绘制着汉朝的版图。
最让人怜惜的是秦朝的烈火,
以及海潮的枯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徵,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作见长,风格多样。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海上贸易繁盛的时期,廉州作为海港城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经济活动,诗人借此描绘廉州的独特风情。
这首《廉州 其二》通过对廉州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篇提到粤郡临海的特点,便为全诗奠定了海洋的基调,展现出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接着提到供奉野鬼的鸡豚,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传达出一种原始而又淳朴的民俗文化。
“渔猎在明珠”,不仅描绘了丰富的渔猎资源,也暗示了廉州作为明珠般的地方,既有自然的馈赠,又有文化的积淀。后文提到的“贸易唐泉布”则揭示了海上贸易的繁荣,表现出经济的活力与多样性。
最后两句“最怜秦火烈,并及海潮枯”,则将目光转向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轮回,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辉煌与自然衰败的感慨,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沉思。这种对比和反思,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区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廉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表现了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兼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珠”指的是:
A. 一种宝石
B. 美丽的海域
C. 一个城市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鸡豚供__”是指供奉给地方的神灵。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辉煌的怀念。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廉州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