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叠》

时间: 2025-05-06 02:32:08

诗句

名见商书又见诗,畹兰难拟况江蓠。

灵均苦要群芳聚,却怪骚中偶见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08

原文展示:

九叠
刘克庄

名见商书又见诗,
畹兰难拟况江蓠。
灵均苦要群芳聚,
却怪骚中偶见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商代的书籍和古诗中都见过名声,然而畹兰的美丽却难以和江蓠相比。灵均(指屈原)虽然苦苦追求百花的聚集,却也怪罪在骚体诗中偶尔出现的遗漏。

注释:

  • 名见商书:指在商代的书籍中看到名字。
  • 畹兰:一种兰花,象征高雅。
  •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寓意与兰花相对。
  • 灵均:指屈原,古代著名的诗人。
  • 群芳聚:众多的花卉聚集,象征繁华。
  • 骚中偶见遗:在《离骚》等骚体诗中偶尔出现的不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高,号云泉,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词多表现气节和情怀,尤以咏物诗和抒怀诗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和诗歌思潮的交汇时期,诗人通过对比花卉,表现出对诗歌和艺术的追求与反思,反映了他对自身创作的思考和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诗人通过对“商书”和“诗”的提及,展示了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用“畹兰”与“江蓠”的对比,映射出自身对美的感悟与追求。这里的“畹兰”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追求,而“江蓠”则代表了普通的美。诗中提到的“灵均”,即屈原,代表了对文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思考。虽然他希望能聚集众多的美好,却又感到古诗中的缺憾,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整首诗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反映了诗人在艺术道路上追求完美却难以实现的苦闷。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在的孤独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见商书又见诗:诗人在古书和诗作中都能看到名声,反映其对古代文化的认同。
  2. 畹兰难拟况江蓠:用兰花与江蓠对比,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暗示现实的美与理想的美之间的差距。
  3. 灵均苦要群芳聚:灵均(屈原)追求群芳的聚集,象征诗人的理想与渴望。
  4. 却怪骚中偶见遗:对古诗词的反思,感受到其中的不足与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畹兰”和“江蓠”的对比,强调美的不同层次。
  • 典故:提及屈原,增加了诗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对于美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遗憾,表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畹兰:象征高雅、纯净的美。
  • 江蓠:象征平凡、普通的美。
  • 灵均:代表追求理想与美的文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2. “畹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普通
    B. 高雅
    C. 丑陋
    D. 平凡

  3. 诗人对比“畹兰”和“江蓠”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己的无能
    B. 对美的追求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刘克庄的《九叠》更加强调对文化的反思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杜甫诗)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山居酬韦苏州见寄 自平阳馆赴郡 宿报恩寺精舍 蒲中道中二首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鹧鸪天 灯夕雨雪 鹧鸪天 绕花台 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元龙豪气 福至性灵 作务 鸮鸣 包含犷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刘桢 耳字旁的字 盲人把烛 户字头的字 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昭如日月 子公 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情同鱼水 白日见鬼 口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