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叙伦五言二十首》

时间: 2025-08-03 06:38:51

诗句

[以上题及诗均残缺]少全。

若论死生无愧怍,幅巾岂不胜貂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6:38:51

原文展示:

叙伦五言二十首
作者: 刘克庄

以上题及诗均残缺少全。
若论死生无愧怍,
幅巾岂不胜貂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虽然残缺不全,但若论生死之间的无愧无怍,佩戴宽幅巾的我岂不比貂蝉更胜一筹?

注释:

  • 幅巾:一种宽大的头巾,古时常作为士人的标志。
  • 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丽与智慧,常与权谋相联系。
  • 愧怍:愧疚和羞耻。

典故解析:

貂蝉: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美貌与智慧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她的故事与王允、吕布等历史人物相关,常被用作为权谋的象征。在诗中提到貂蝉,暗示作者自认不仅在美丽上具有优势,还在道德与行为上也无愧于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世昌,号抚松,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壮志情怀。刘克庄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以宽阔的幅巾自比,寓意身处乱世中的士人应保持高洁的品德和志向,表现出对美与道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叙伦五言二十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诗中提到的“幅巾”与“貂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士人高洁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而后者则代表着绝世的美丽和权谋。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讨论生死的无愧与无怍,还在探讨在当时社会中,真正的价值与境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即使身处艰难困苦之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涉及的“死生无愧怍”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刘克庄的这种思考不仅是对个人的反省,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显示出他对历史的深邃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以上题及诗均残缺少全:表明诗作本身的不完整,给读者一种朦胧之感。
  2. 若论死生无愧怍:强调即便面临生死,内心依然无愧,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3. 幅巾岂不胜貂蝉:通过对比,表达了道德与品德的超越美貌的观点。

修辞手法:

  • 对比:幅巾与貂蝉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 反问:采用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诗句的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纯洁与高尚,倡导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展示了在困境中仍坚持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幅巾:象征士人的身份与品德,体现出一种自信与自我认同。
  • 貂蝉:代表了绝世的美丽与复杂的权谋,暗示了社会对个人的评价标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幅巾”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士人身份与品德
    • C. 权力
  2. 诗人提到的“貂蝉”代表了什么?

    • A. 美丽和智慧
    • B. 忍耐
    • C. 忘却
  3. 诗句“若论死生无愧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愧疚
    • B. 坦然
    • C. 悲伤

答案:

  1. B. 士人身份与品德
  2. A. 美丽和智慧
  3. B. 坦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与道德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变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对时代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相关的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其二 癸亥正月和弟岁暮作 浪淘沙令 乙亥中秋 浪淘沙·圆明园遗址 浪淘沙 浔阳 浪淘沙令 浪淘沙 其一 题君剑废雅 浪淘沙(蜡梅) 浪淘沙 二月二日坐石处彭来 浪淘沙 浪淘沙 界河驿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任所欲为 欺世乱俗 吐眩 包含拥的词语有哪些 巧伪趋利 逸宕 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骑马寻马 閠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措手不及 联络 乙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瞒藏 函调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