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6
十一年前一死迟,臣忠妇节两参差。北枝落尽南枝老,辜负催归有子规。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十一年前,死去的那个人迟迟未能归来,而作为臣子的我和我的妻子忠贞和节操却显得有些不协调。北边的树枝已经落尽,南边的树枝也渐渐衰老,真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催促我归来的却是那悲鸣的杜鹃。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是“明末四大家”之一,致力于儒学的研究与传播,其诗歌多反映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创作该诗时,王夫之正处于动荡的时代,其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此诗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与人生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哀伤。开头的“十一年前一死迟”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残酷,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诗人提到“臣忠妇节两参差”,这句在强调忠贞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忠诚与家庭的矛盾突显。
“北枝落尽南枝老”则通过自然的变化体现出时间的流逝,树木的衰老象征着人们的青春与生命的消逝,诗人感受到自己与故人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最后一句“辜负催归有子规”则将思乡之情与个人的失落结合在一起,杜鹃的悲鸣恰如一声声催促,提醒着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却又加深了他心中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王夫之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土的眷恋。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家渴望的深刻情感,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复杂关系。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山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愉快
B. 无奈
C. 忽视
D. 轻松
“臣忠妇节两参差”中的“参差”指的是什么?
A. 完美
B. 不齐
C. 强壮
D. 有趣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似,王夫之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王夫之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忠诚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