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4:00
白日立中路,犬去不形相。
夜以盗自来,何敢怨犬伤。
主人忽加念,谢恕犬无良。
盗子愧伏前,有言愿加详。
见赐固已多,恕犬诚未臧。
在白天,阳光照耀着大路,狗已经离开了它的主人,无法相见。
夜晚,贼人悄悄而来,我又怎敢怨恨狗的伤害呢?
主人突然想起我,感谢我原谅了这只无能的狗。
小偷在我面前感到惭愧,愿意详细说明他的过错。
我已经得到很多恩赐,原谅这只狗确实不太妥当。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忠诚与背叛、恩情与责任的思考,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盗贼横行的背景有关。
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情境,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社会观察。诗中讲述了一个主人与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夜晚盗贼来临时,狗未能保护主人而感到的失落与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阳光明媚的白天,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夜晚却暗示了潜在的危险和不安。作者用“犬去不形相”暗示狗的缺失和无能,表达了对狗的失望。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更为复杂的情感,主人对狗的“念”和“谢恕”,不仅是对狗的宽恕,更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最后,小偷的愧疚与主人对狗的宽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叙事,折射出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在社会动荡中人们的内心挣扎,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忠诚与背叛、恩情与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立中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小偷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