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湘南渔父》

时间: 2025-05-07 08:39:51

诗句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

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

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

日落江清桂楫迟,

纤鳞百尺深可窥。

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51

原文展示:

赠湘南渔父
刘长卿 〔唐代〕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
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
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
日落江清桂楫迟,纤鳞百尺深可窥。
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白话文翻译:

问你今何处去,黄昏时分常在烟水之间。
独自一人不系舟,往来在楚地的云雾之中。
钓鱼不是一朝一夕,整日都是这样度过。
日落时江水清澈,桂花的船行得很慢,
水下的鱼鳞深不可测,难以看清。
下钩垂饵不在乎能否钓到,
白发苍苍的我,心中自有一番感悟。

注释:

  • 问君何所适:意为问你要去哪里,"适"有去往的意思。
  • 暮暮逢烟水:指黄昏时分常常遇到烟雾缭绕的水面。
  • 不系舟:指渔夫的船没有系缆,随意漂流。
  • 纤鳞百尺深可窥:意为水下的鱼鳞深不可测,难以看清。
  • 沈钩垂饵:指下钩钓鱼,"沉钩"和"垂饵"是钓鱼的动作。
  • 沧浪空自知:意为在无边的浪涛中,只有自己心中明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沧浪”一词常用来象征浩瀚的江河,传达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而“楚云”则可能指的是楚地的云雾,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长卿,号石头,唐代诗人,生于712年,卒于780年。刘长卿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淡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反映了渔夫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湘南渔父》展示了刘长卿的细腻与深邃,诗中通过渔父的独特视角,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哲思。开头两句,诗人以询问的方式引入,展示了渔父与自然水域的亲密关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的生活,钓鱼并非一时,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意义在于坚持和享受过程。

日落时分,江水清透,桂花飘香,渔船缓缓而行,画面静谧而美丽,给人以无限遐想。然而,水下的深邃与不可知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惆怅。最后两句则从个体的渔父升华到人生哲理,白头老渔夫在沧浪中自知,暗含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整首诗以渔父的形象为载体,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君何所适:引入对话,表现诗人与渔父的亲切关系。
  • 暮暮逢烟水:展现黄昏时分渔父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独与不系舟:渔父的自在与无拘无束,反映了其对生活的态度。
  • 钓鱼非一岁:强调渔父的钓鱼生涯,暗示生活的不易与坚持。
  • 日落江清桂楫迟:描绘日落时的宁静与美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纤鳞百尺深可窥:暗示自然的深邃与不可测,带有哲理的思考。
  • 沈钩垂饵不在得:表现渔父对结果的洒脱态度,强调过程的重要性。
  • 白首沧浪空自知:点明人生的无常,强调内心的智慧与自知。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如“沧浪”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无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诗中渔父的形象不仅是一个钓鱼者,更是一个深谙人生哲理、享受当下的人。通过渔父的视角,诗人展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最终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知。

意象分析:

  • 烟水:象征着朦胧与神秘,反映了自然的变幻无常。
  • 楚云:代表着故乡的情感,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
  • 桂楫:桂花象征着美好与芬芳,渔船则是宁静生活的象征。
  • 纤鳞:象征着自然的深邃与不可知,暗示人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云”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南
    B. 楚地
    C. 北方

  2. "白首沧浪空自知"中“空自知”的意思是?
    A. 只在空中飞翔
    B. 只有自己明白
    C. 空无一物

  3. 诗中渔父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忧虑未来
    B. 安然自在
    C. 渴望荣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 张志和
  • 《钓鱼》-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渔歌子》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渔夫的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渔夫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而刘长卿则更加关注渔夫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屏山夕照 龙潭夜月 代寿 春雨遣兴 春日书景 传闻八月十四日唱名 出村有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万代不易 惙然 感欷 反璞归真 丢心落意 鼓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廉印 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置邮 穷则变,变则通 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狼吞虎噬 干字旁的字 深沟坚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