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51
赠湘南渔父
刘长卿 〔唐代〕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
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
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
日落江清桂楫迟,纤鳞百尺深可窥。
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问你今何处去,黄昏时分常在烟水之间。
独自一人不系舟,往来在楚地的云雾之中。
钓鱼不是一朝一夕,整日都是这样度过。
日落时江水清澈,桂花的船行得很慢,
水下的鱼鳞深不可测,难以看清。
下钩垂饵不在乎能否钓到,
白发苍苍的我,心中自有一番感悟。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沧浪”一词常用来象征浩瀚的江河,传达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而“楚云”则可能指的是楚地的云雾,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长卿,号石头,唐代诗人,生于712年,卒于780年。刘长卿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淡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反映了渔夫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赠湘南渔父》展示了刘长卿的细腻与深邃,诗中通过渔父的独特视角,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哲思。开头两句,诗人以询问的方式引入,展示了渔父与自然水域的亲密关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的生活,钓鱼并非一时,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意义在于坚持和享受过程。
日落时分,江水清透,桂花飘香,渔船缓缓而行,画面静谧而美丽,给人以无限遐想。然而,水下的深邃与不可知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惆怅。最后两句则从个体的渔父升华到人生哲理,白头老渔夫在沧浪中自知,暗含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整首诗以渔父的形象为载体,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诗中渔父的形象不仅是一个钓鱼者,更是一个深谙人生哲理、享受当下的人。通过渔父的视角,诗人展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最终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知。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云”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南
B. 楚地
C. 北方
"白首沧浪空自知"中“空自知”的意思是?
A. 只在空中飞翔
B. 只有自己明白
C. 空无一物
诗中渔父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忧虑未来
B. 安然自在
C. 渴望荣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渔歌子》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渔夫的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渔夫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而刘长卿则更加关注渔夫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