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06
独上云梯入翠微,
蒙蒙烟雪映岩扉。
世人知在中峰里,
遥礼青山恨不归。
我独自攀登那云梯,进入那翠绿的高山中,
淡淡的烟雾和雪花映照着岩石的门扉。
世人都知道我在那中峰之上,
我遥遥向青山致敬,却又感到无比惋惜,不能归去。
“青山”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意象,代表着隐逸和归隐的理想。在此诗中,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理想和归属。此诗的背景可能与唐代士人面对朝廷纷争、政治动荡而渴望归隐的情感密切相关。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景文,号静斋,生于公元732年,卒于公元792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寓意深刻,尤以山水诗著称。
这首《寄许尊师》写于刘长卿对师长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在高山之巅孤独攀登的情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师长的不舍。
《寄许尊师》通过描绘诗人独自攀登高山的情景,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开篇“独上云梯入翠微”,营造了一个孤独而清新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升华。然而,随之而来的“蒙蒙烟雪映岩扉”则将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冷漠相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世人知在中峰里”,这一句揭示出诗人与世人的距离,尽管他在山峰之中,但世人却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遥礼青山恨不归”,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虽心向青山,但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归去,暗含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求,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师长的敬仰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本诗通过描绘高山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师长的尊敬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突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诗中“独上云梯”意指:
A. 诗人和朋友一起攀登
B. 诗人独自攀登
C. 诗人坐在山下
“遥礼青山恨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师长的怀念与遗憾
C. 对世俗生活的满意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以上内容为《寄许尊师》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首经典诗作的意图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