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2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
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
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
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
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
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
上面将领在坛场上拜见,南方的荒野传来招募的羽檄。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百越,元老们服务于三朝。雾气缭绕,龙山显得昏暗,山脉连绵向着象郡遥远延伸。道路分开,江水浩淼,军队出动,马蹄声萧萧。吹响的号角传来秋天的气息,楼船顺着暮潮而行。应当让他们上贡,不让外夷得意忘形。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而深沉,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徐大夫赴广州之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南方征讨的形势。诗中既有对徐大夫的惜别,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外夷威胁的忧虑。
《送徐大夫赴广州》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歌通过对南方征讨的描写,反映了唐代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和文化交流的态度。开篇即以“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引入,展示了将领的威严与紧张的局势,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紧接着,诗人以“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写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现了国家的包容与开放。接下来的“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壮阔的地理背景和对未来征程的期待与不安。
后半部分的“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则进一步描绘了出征的景象,马蹄声中透露出紧迫感,而“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则以音响与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变迁的氛围,象征着征途的艰辛和不易。最后一句“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尊严的维护和对外族的警惕,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国家、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虑,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诗人深邃的政治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荒”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画角知秋气”中的“画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地理特征
诗中表达了对外族的什么情感?
A. 尊重
B. 警惕
C. 友好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