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徐大夫赴广州》

时间: 2025-04-27 15:47:22

诗句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

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

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

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

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

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2

诗词名称: 送徐大夫赴广州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原文展示: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
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
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
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
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
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

白话文翻译:

上面将领在坛场上拜见,南方的荒野传来招募的羽檄。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百越,元老们服务于三朝。雾气缭绕,龙山显得昏暗,山脉连绵向着象郡遥远延伸。道路分开,江水浩淼,军队出动,马蹄声萧萧。吹响的号角传来秋天的气息,楼船顺着暮潮而行。应当让他们上贡,不让外夷得意忘形。

注释:

  • 坛场:古代举行祭祀、庆典的场所。
  • 羽檄:古代用来传递命令的信件,通常用羽毛制成。
  • 百越:指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泛指南方的夷族。
  • 元老:在这里指的是有威望的老者或官员。
  • 象郡:指古代地名,可能指现在的广西。
  • 江淼淼:指江水浩渺的样子,形容水面广阔。
  • 画角:一种乐器,通常用于军中或战场上。
  • 贡赋:指朝贡和赋税。
  • 外夷:指外族或外族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而深沉,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徐大夫赴广州之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南方征讨的形势。诗中既有对徐大夫的惜别,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外夷威胁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徐大夫赴广州》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歌通过对南方征讨的描写,反映了唐代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和文化交流的态度。开篇即以“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引入,展示了将领的威严与紧张的局势,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紧接着,诗人以“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写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现了国家的包容与开放。接下来的“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壮阔的地理背景和对未来征程的期待与不安。

后半部分的“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则进一步描绘了出征的景象,马蹄声中透露出紧迫感,而“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则以音响与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变迁的氛围,象征着征途的艰辛和不易。最后一句“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尊严的维护和对外族的警惕,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国家、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将坛场拜:描绘了将领在祭坛前拜见的庄重场景。
  2. 南荒羽檄招:表示南方的荒地发出招募的信号。
  3. 远人来百越: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南方的百越地区。
  4. 元老事三朝:年长的官员们服务于三个朝代,体现出历史的延续。
  5. 雾绕龙山暗:雾气缭绕使得龙山变得昏暗,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6. 山连象郡遥:连绵的山脉延伸到遥远的象郡,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7. 路分江淼淼:道路分开,江水浩渺无边,表示旅途的辽阔。
  8. 军动马萧萧:军队出发,马匹的声音清脆,表达出征的氛围。
  9. 画角知秋气:画角的声音传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10. 楼船逐暮潮:楼船随着暮潮行驶,展现了行程的艰辛。
  11. 当令输贡赋:应该让他们上贡,以维护国家的尊严。
  12. 不使外夷骄:不让外族人得意忘形,表现出对外族的警惕。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淼淼”形容江水之广。
  • 拟人:如“画角知秋气”,把乐器赋予了感知的能力。
  • 对仗:全诗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虑,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诗人深邃的政治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坛场:象征着庄重、权威的场合。
  • 羽檄:代表着古代通讯的方式,传达着紧急的命令。
  • 龙山:象征着雄伟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代表着南方的神秘。
  • :象征着辽阔的征途和无尽的挑战。
  • 画角:传递着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间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荒”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2. “画角知秋气”中的“画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地理特征

  3. 诗中表达了对外族的什么情感? A. 尊重
    B. 警惕
    C. 友好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夜泊牛津》 - 张继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且充满豪情壮志。
  • 《送徐大夫赴广州》:刘长卿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于国家大义与忧虑,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大辞典》

相关查询

咏史上·刘向 孟子·心官则思 咏史上·伏生 凭阑 咏史 其二 皇甫嵩 咏史 其四 司马宣王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咏史上·贡禹 旦气诗 咏史下·司马宣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传柄移藉 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敌国外患 长字旁的字 包含撂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三豕涉河 跌脚搥胸 鹵字旁的字 云梦闲情 小字头的字 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焦霹雳 虱处头而黑 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潜神嘿规 歧出 臣字旁的字 侥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