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嵩顶》

时间: 2025-05-06 12:21:02

诗句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

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

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

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

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

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

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

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

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

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

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

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

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

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

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21:02

原文展示:

登嵩顶 李廌 〔宋代〕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如果被困在一处,会感到非常郁闷。他来到古老的嵩州,与朋友一起登上太室山。从中峰到达山顶,北岭的峭壁非常陡峭。山河就像在他的手掌中,带砺(古代的兵器)这样的东西不值得一提。星辰分布在九州的土地上,七雄(指战国七雄)的疆域像块一样排列。在宇宙间放开心怀,可以想象天地的开辟。向下看云雷的变化,同情那些被龙鬼所役使的人。下方是万仞深的底部,草树茂密。越知道天下的小,越能助长我的豪气。平生有四方的志向,登高望远时感到激动。唉,那些封禅的妇人,游历朝见百官。用虚假的言辞和羞愧的德行,真是可笑。庙社尚且不阅览,财用怎么可能关心。用万兵树立丰碑,数丈高的碑压在山峰上。哪里知道市朝的变化,辇路被荆棘覆盖。一起登上八仙坛,再次题写三醉石。你不要笑我胆怯,登高时常感到害怕。为了保护宝贵的身体,即使在平坦的路上也担心会失足。为了厚待苍生,岂能效仿伯昏(古代隐士)的逸乐。回家躺着听天鸡的叫声,观看扶桑树上的日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朅来:来到。
  • 太室:指嵩山的主峰。
  • 带砺:古代的兵器。
  • 九州野:指九州的土地。
  • 七雄埸:指战国七雄的疆域。
  • 封禅媪:指封禅的妇人,可能是对某位皇后的讽刺。
  • 四峄: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代国家的象征。
  • 崷崒:高耸的样子。
  • 市朝变:指社会的变化。
  • 辇路:皇帝的车道。
  • 八仙坛: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醉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伯昏:古代隐士。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日出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封禅媪:可能是对某位皇后的讽刺,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 伯昏:古代隐士,可能是指伯昏无人,是道家隐士的典型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辅,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是他在嵩山登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在嵩山登高时所作,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抒发情怀的地方。李廌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通过对嵩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一句,展现了诗人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等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震撼和对个人能力的自信。诗的最后,“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一句,以隐逸的姿态,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宋代山水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
  2. “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诗人来到嵩山,与朋友一起登高。
  3. “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描绘了嵩山的险峻。
  4.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震撼和对个人能力的自信。
  5. “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描绘了广阔的地理空间。
  6. “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
  7. “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间疾苦的同情。
  8. “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描绘了山下的景色。
  9.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能力的自信。
  10.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11. “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对某位皇后的讽刺。
  12. “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3. “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4. “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描绘了丰碑的壮观。
  15. “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对社会变化的感慨。
  16. “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描绘了登高的场景。
  17. “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恐惧。
  18. “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安全的重视。
  19. “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20.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以隐逸的姿态,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等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震撼和对个人能力的自信。
  • 比喻:如“山河在股掌”等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河的壮丽。
  • 对仗:如“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等句,通过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宋代山水诗的佳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壮丽和崇高。
  • 太室:嵩山的主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山河: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壮丽。
  • 星分九州野:象征着广阔的地理空间。
  • 七雄埸:象征着战国七雄的疆域。
  • 封禅媪:象征着权力和虚伪。
  • 庙社:象征着宗庙和社稷,古代国家的象征。
  • 丰碑: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市朝变:象征着社会的变化。
  • 辇路:象征着皇帝的车道。
  • 八仙坛:象征着神秘和超凡。
  • 三醉石:象征着神秘和超凡。
  • 伯昏:象征着隐逸和超脱。
  • 扶桑:象征着日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郁闷 C. 兴奋 D. 平静

  2.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D. 拟人

  3. 诗中“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是对谁的讽刺? A. 皇帝 B. 皇后 C. 官员 D. 隐士

  4.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消极避世 C. 隐逸超脱 D. 忧国忧民

答案:

  1. B. 郁闷
  2. B. 夸张
  3. B. 皇后
  4. C. 隐逸超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是登高望远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是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登嵩顶》与杜甫《望岳》:两首诗都是登高望远的诗,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李廌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李廌《登嵩顶》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是山水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而李廌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登嵩顶》,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理解李廌的诗有帮助。
  • 《李廌诗集》:收录了李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李廌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白云庵四首 白云庵四首 白云庵四首 夜行船 离亭燕 木兰歌 晨起 重阳日过仙霞岭 过秦门 淮海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渚 尸禄素飡 歌子 包含嗟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页字旁的字 本训 辗转相传 三撇旁的字 饰结尾的成语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臭不可闻 清酤 为天下谷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