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景 褦襶子》

时间: 2025-04-26 02:37:22

诗句

俗子高门走,那知物意嫌。

婆娑中避暑,褦襶早趋炎。

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

夤缘三伏谒,瞻仰上官严。

尚说毛寒慄,宁辞背汗沾。

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7:22

原文展示:

夏景 褦襶子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俗子高门走,那知物意嫌。
婆娑中避暑,褦襶早趋炎。
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
夤缘三伏谒,瞻仰上官严。
尚说毛寒慄,宁辞背汗沾。
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

白话文翻译:

俗人走进高门大户,哪里知道世俗的物欲使人嫌弃。
在摇曳的树影中避暑,穿着轻便的褦襶子早早迎接炎热。
清雅的朝服衬托着,巍峨的古帽边缘。
在三伏的酷暑中拜访,仰望着上官的威严。
还说毛发因寒气而颤抖,宁愿接受身上的汗水沾湿。
寄语乡里的人们,借我一席北窗下的安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俗子:指普通人,世俗之人。
  • 高门:指富贵人家。
  • 物意:世俗的欲望和意图。
  • 婆娑: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褦襶:一种轻便的衣服,适合夏季穿着。
  • 楚楚:形容清秀、明丽。
  • 峨峨:形容高大、巍峨。
  • 夤缘:借助关系或缘分。
  • 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 瞻仰:仰望、崇敬。
  • 寒慄:因寒冷而颤抖。
  • 背汗沾:身上沾满汗水。

典故解析

  • 三伏:指农历中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古人常在此时进行避暑、拜访等活动。
  • 上官:这里可能是指当时的官员或权贵,代表着社会的权力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长,号无愁,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为主,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描绘酷暑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与对自然清凉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他对繁忙官场和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夏景 褦襶子》是一首通过描绘夏日场景,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的古诗。全诗以“俗子高门走”开头,便以一种淡淡的讽刺口吻揭示了世俗的物欲与繁华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高门大户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接着,诗人把视角转向自身,描绘了在炎热的夏季中,穿着褦襶子在树下避暑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炎热的无奈和对清凉的向往。

诗中的“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不仅突出了服饰的清雅,还隐含了诗人对古典美的向往。在拜访权贵时,诗人感受到上官的威严,却同时流露出对这种权势的疏离感。最后,诗人以“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结束,表达了他向往乡村宁静生活的愿望,渴求一份清凉与安宁。

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淡漠,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夏日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俗子高门走:平常人走入富贵之家,暗示世俗的繁华与物欲。
  2. 那知物意嫌:谁能理解这一切物欲的讨厌与虚伪。
  3. 婆娑中避暑:在摇曳的树影下避暑,表现对自然的向往。
  4. 褦襶早趋炎:穿着轻便的衣服,迎接夏天的炎热。
  5. 楚楚朝衣格:清雅的朝服,体现了古典文化的美。
  6. 峨峨古帽檐:古老的帽子,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7. 夤缘三伏谒:在三伏天借机拜访权贵。
  8. 瞻仰上官严:仰望权贵的威严,感受到社会的压力。
  9. 尚说毛寒慄:虽然寒冷的毛发还在颤抖,暗示对自然的敏感。
  10. 宁辞背汗沾:宁愿被汗水浸湿,也不愿回到繁华中。
  11. 寄言乡里者:对乡里人的寄语,表达对乡村的向往。
  12. 贷我北窗眠:渴望在北窗下安静地睡眠,追求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门”比作世俗的繁华,“北窗”比作理想的安宁。
  • 对仗:如“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寒慄”形象化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酷暑中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清凉的向往,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门:富贵与权势的象征。
  • 褦襶:代表自然与清凉的轻便衣物。
  • 树影:象征避暑与自然的美好。
  • 朝衣:古典文化的象征,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 北窗: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象征诗人的理想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门”指的是: a) 贫穷的人
    b) 富贵人家
    c) 一座大山
    d) 一片森林

  2. “褦襶”是什么样的衣物? a) 冬装
    b) 夏装
    c) 正装
    d) 运动服

  3. “瞻仰上官严”中的“上官”指的是: a) 朋友
    b) 官员
    c) 家人
    d) 诗人自己

  4. 诗人希望在“北窗”下做什么? a) 工作
    b) 睡觉
    c) 游玩
    d) 写诗

答案:

  1. b) 富贵人家
  2. b) 夏装
  3. b) 官员
  4. b) 睡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夏日绝句》(李清照)与《夏景 褦襶子》:两者都表现了对夏日的感受,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而刘辰翁则更多地探讨了世俗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

相关查询

鲁颂·駉 周颂·般 周颂·赉 周颂·桓 周颂·酌 周颂·丝衣 周颂·良耜 周颂·载芟 周颂·小毖 周颂·敬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宣明 甜酸苦辣 熟结尾的成语 投杼市虎 火字旁的字 柳眉星眼 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竭的成语 藜芘 力字旁的字 鲤鱼跳龙门 韦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鸡零狗碎 髫稚 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日万钱 雨帐云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