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10
春景 墦间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寒食应无见,携樽炙更燔。
墦间迷旧陌,陌上乞吾墦。
麟卧新华表,鸦啼古墓门。
施施东郭客,处处乐游原。
冷眼看鹅炙,传家自瓦盆。
若敖无麦饭,过者更销魂。
寒食节时不应见到,携带酒樽在炉火旁烘烤。
在墦田间迷失了旧日的乡陌,乡陌上却乞求我回到家乡的墦田。
麒麟卧于崭新的华表,乌鸦在古墓的门前鸣叫。
缓步走来的东郭客,在游原上处处享受着乐趣。
冷冷地看着烤鹅,传家宝只不过是个瓦盆。
如果没有麦饭可吃,路过的人会更加魂牵梦萦。
作者介绍:刘辰翁是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寒食节前夕,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春景 墦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首句“寒食应无见”即引入了节日的氛围,暗示了人们对往昔的缅怀与对新生活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描绘了在墦田间迷失的感觉,以及乞求回归的心情,这种对故乡的思念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同时,诗中提到的麒麟和乌鸦,分别象征着希望与死亡,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深度。
最后两句,通过对生活琐事的冷静观察,诗人展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内心的需求。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哲学思考,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乡土的怀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
A. 介子推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麟卧新华表”中“麟”象征什么?
A. 祥瑞
B. 贫穷
C. 魅力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瓦盆”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平淡生活
C. 志向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春景 墦间》的全面解析和理解,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体会这首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