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丝别意六首》

时间: 2025-05-02 13:07:21

诗句

苏苏官柳曳轻烟,画出尊前离恨天。

情债欲偿拚累劫,柳魂须返只明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7:21

原文展示

苏苏官柳曳轻烟,
画出尊前离恨天。
情债欲偿拚累劫,
柳魂须返只明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轻轻摇曳如烟的情景,仿佛在表达离别的愁苦。作者感叹情感的债务无以偿还,甚至愿意拼尽生命的轮回,期盼柳魂能够在明年归来。

注释

  • 苏苏:形容柳条轻柔摇曳的样子。
  • 官柳:指的是优雅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 :拖动、摇曳。
  • 轻烟:形容柳丝轻柔如烟,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或聚会之处。
  • 离恨天:离别与恨意交织之处,形容离愁苦恼。
  • 情债:指感情上的负担或未了的情感。
  • 拚累劫:愿意付出所有代价来偿还情债。
  • 柳魂:柳树的灵魂,这里象征着思念的人或情感。
  • 须返:必须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离别、思念的描写,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柳丝别意六首》是徐于在某次聚会或离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常在古诗中出现,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主要意象,结合“离恨”的主题,呈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开篇用“苏苏官柳曳轻烟”描绘了柳树轻盈的姿态,给人一种柔和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无奈与忧伤。接下来的“画出尊前离恨天”,则将这一情感进一步深化,离愁似乎伴随着酒席上的欢聚而显得愈加浓烈。

“情债欲偿拚累劫”一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的决心与无奈。这样的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与苦涩。而最后一句“柳魂须返只明年”,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渴望,柳魂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写,将离别的愁苦与未来的期待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苏苏官柳曳轻烟:描绘柳树轻柔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2. 画出尊前离恨天:柳树的摇曳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表达了愁苦的情感。
  3. 情债欲偿拚累劫:表达了为情所困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来偿还情债。
  4. 柳魂须返只明年:期盼明年再相聚,柳魂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情感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柳魂的描写使得自然元素充满了情感,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会,结合柳树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执念和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思念及柔情,常用于表达离愁。
  • 轻烟:代表了虚无与飘渺,暗示离愁的无奈。
  • 情债:象征情感上的负担,表达了对感情的依恋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用来象征离别的意象是什么? A. 玫瑰
    B. 柳树
    C. 梅花
    D. 竹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情债”主要是指__

  3. 判断题:诗中“柳魂须返只明年”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对/错)

答案

  1. B. 柳树
  2. 对情感的负担或未了的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探索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徐于《柳丝别意六首》 vs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徐于更侧重于离别的愁苦,而李白则强调孤独中的自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柳树与离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梁任父同年 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寄杨简侯表弟 过之罘岛至烟台观海楼登眺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其一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 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情好 无夷 遗芬余荣 为作 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敕法 革开头的成语 擒虎拿蛟 反文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日亲日近 东阁待贤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鳥字旁的字 解任 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