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0:17
冯小怜
作者: 李贺 〔唐代〕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在湾头看到小怜,邀请她上琵琶来演奏。
打破了春风的怨恨,今天的心情又能值多少钱呢?
裙子垂下仿佛竹叶的带子,鬓发湿润似杏花的烟雾。
玉的手冷冷的,红丝的弦线沉重,像是宫中妃子的驾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诗中的意象,如琵琶、春风、杏花等,可以关联到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方式。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鬼”。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用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
创作背景: 《冯小怜》创作于李贺的中期,正值他人生中的苦闷与挣扎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冯小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开头的“湾头见小怜”直接引入了诗的主人公,仿佛在瞬间唤起了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渴求。而“请上琵琶弦”则不仅是对小怜的邀请,也是诗人对美好音乐的渴望,音乐在此刻成为情感的寄托。
紧接着“破得春风恨”,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春天的变化带来的感伤,春风本应是温暖的,却因离别而生怨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而后面的意象,裙子如竹叶,鬓发如杏花烟,既描绘了小怜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柔情与脆弱。
最后两句提到的“玉冷红丝重”,将情感推向高潮,手指的冰冷与红丝的沉重,预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描绘了诗人在湾头看到小怜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邀请,暗示出一种亲密的关系。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怨恨,感叹今天的生活价值与过去的比较,流露出一种无奈。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通过细腻的形象描绘,展示小怜的美丽与柔弱,裙子和鬓发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通过冷玉和沉重的红丝传达诗人心中的痛苦,暗示小怜的身份与所承载的沉重感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怜的描写,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离别的痛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冯小怜》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贺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二胡
“裙垂竹叶带”中的“竹叶”用来比喻什么?
a) 轻盈
b) 沉重
c) 清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贺的《冯小怜》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涉及到琵琶这一乐器,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通过故事性的叙述展现了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