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离诗。鱼离池》

时间: 2025-07-26 12:11:30

诗句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11:30

原文展示: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情景,鱼儿在深池中跳跃,常常摇动着鲜红的尾巴,逗弄着钓鱼的渔具。然而,鱼儿无缘无故地摆动着,打断了水面上的芙蓉花,结果再也无法在清澈的水波中畅游。

注释:

  • 跳跃:形容鱼在水中活泼地跃出水面。
  • 朱尾:指鱼的红色尾巴,朱色象征着美丽和生动。
  • 弄纶钩:指用钓鱼的钩子吸引鱼,表现出钓鱼的情景。
  • 芙蓉朵:芙蓉花的花朵,象征着清丽和宁静的水面。
  • 清波:清澈的水波,象征着鱼儿的自由畅游。

典故解析:

  • 芙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纯洁,常与水相关联,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
  • 朱尾:在文学中红色常常被用来表现活泼、热情的情感状态,展示鱼儿的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2年),字维桢,号蕙芳,唐代著名女诗人,出生于四川,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她曾经在长安生活,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

创作背景:

这首《十离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薛涛的创作高峰期。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和鱼儿的自由,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十离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动而细腻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跳跃深池四五秋”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深秋的池水映衬出鱼儿的灵动,读者仿佛能听见水波荡漾的声音。接着,“常摇朱尾弄纶钩”表现了渔人钓鱼时的专注与期待,朱色的鱼尾在水中摇曳,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无奈和失落,“无端摆断芙蓉朵”暗示了鱼儿的无心之举,却也打破了水面的宁静,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往往会被无意间破坏。最后一句“不得清波更一游”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自由游弋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中不可控因素的无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跳跃深池四五秋:描绘深秋时节,鱼儿在水中跳跃,形象生动,营造出活泼的氛围。
  2. 常摇朱尾弄纶钩:鱼儿摇动着红色的尾巴,吸引渔人的钓鱼,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
  3. 无端摆断芙蓉朵:鱼儿的动作无意间打破了水面上的花朵,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破坏。
  4. 不得清波更一游:鱼儿无法再在清澈的水波中自由游弋,表达了一种失落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儿的摇动比作对水面花朵的打扰,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鱼儿以情感,通过它的动作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鱼儿和自然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追求过程中遭遇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池:象征着深邃与神秘,代表着内心的渴望。
  • 朱尾:象征活泼与美好,体现了生命的生机。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清波:象征自由与畅游,反映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尾”指的是: A. 鱼的尾巴
    B. 鱼的嘴巴
    C. 鱼的鳍

  2. “不得清波更一游”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着: A. 生命的短暂
    B. 美丽与纯洁
    C. 暴风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邃,风格迥异。
  • 《庐山谣》:展现了山水之美,虽然意象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怀古 偶作 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 赋婺州之录参厅明远楼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 舟喻 送米与人 送客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 其一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 极目亭有怀韩常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遵养时晦 娜拉 失马亡羊 彐字旁的字 鼻夷 无巧不成话 近朱者赤 克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包含耄的词语有哪些 结姻 風字旁的字 行辎 卤字旁的字 冤假错案 燋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