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上·韩信三首》

时间: 2025-04-27 08:07:33

诗句

群龙共帝牧羊儿,缟素能开四百基。

蒯彻亦生天地裹,欲将口舌夺民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33

原文展示

咏史上·韩信三首
作者: 陈普 〔宋代〕

群龙共帝牧羊儿,缟素能开四百基。
蒯彻亦生天地裹,欲将口舌夺民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群英雄共同追随帝王,宛如牧羊的孩子;
用白色的丝绸可以开创出四百个基业。
蒯彻也曾在天地间出世,
想要用口舌来夺取民众的信仰。


注释

字词注释:

  1. 群龙共帝:比喻众多英雄豪杰共同辅佐一位明君。
  2. 牧羊儿:指年轻的牧羊人,比喻无知无畏的年轻人。
  3. 缟素:指白色丝绸,象征纯洁和开创。
  4. 四百基:形容建立的基业众多,数目庞大。
  5. 蒯彻:历史人物,因言辞巧妙而著称,意欲通过口舌来影响民众。
  6. 民彝:指民众的信仰和习俗。

典故解析:

  • 韩信:汉初著名的军事将领,善于用兵,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诗中提到韩信,是对其勇气与智慧的赞美。
  • 蒯彻:历史上以口才著称的人物,意在说明即使有才智的人也可能因言辞而影响民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擅长咏史抒怀,作品多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王朝更替与历史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韩信及蒯彻两位历史人物,展现了他们在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开头的“群龙共帝”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汇聚于明君之下的画面,暗示着历史的辉煌与团结。然而,接下来的“牧羊儿”则带有讽刺意味,暗示年轻人缺乏智慧,容易被引导。诗中提到的“缟素能开四百基”,表达了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象征着建立伟业的理想与艰难的现实之间的距离。

而蒯彻的引入,则让人反思言语的力量与影响。通过“欲将口舌夺民彝”,诗人指出,虽然口才能影响民心,但却也可能导致误导与混乱。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更是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中,蕴含着对理想、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龙共帝牧羊儿:描绘英雄聚集,形成强大的力量,但同时暗指年轻的无知。
  2. 缟素能开四百基:强调理想建立的可能性,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3. 蒯彻亦生天地裹:引入另一历史人物,强调其言辞对历史的影响。
  4. 欲将口舌夺民彝:揭示言辞的力量,警惕民众对言辞的盲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群龙共帝”与“欲将口舌”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牧羊儿”比喻年轻人的无知,增加了诗的深度。
  • 象征:缟素象征着理想的建立,具有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局限,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权力与言辞之间关系的思考,警示人们珍视智慧与言辞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英雄与权力。
  • 牧羊儿:象征年轻人无知与易受影响。
  • 缟素:象征理想与美好愿景。
  • 口舌:象征言辞的力量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蒯彻”是以什么闻名的? A. 武力
    B. 口才
    C. 书法

  2. “群龙共帝”中的“帝”指代谁? A. 刘邦
    B. 汉朝皇帝
    C. 统治者

  3. 诗中提到的“缟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建立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运用自然意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人事的感慨。
  • 《登高》:通过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思,展现对时光流逝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信传》 - 相关历史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江贯道江行晚日图 经孺子亭观龙井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寄林运使三首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 其四 寄建宁韩尚书二首 送何叔信三首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 书合龙寺旧题后 瓶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泾渭不分 包含溶的词语有哪些 额度 荒时暴月 构造地震 百川灌河 豆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虫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直上 心口相应 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衔胆栖冰 包含婆的词语有哪些 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幽榇 掩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