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7:06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作者:蔡伸 〔宋代〕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在亭台的水边,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原野和低洼处的菊花已然变黄。
我登高俯瞩,满眼都是秋天的气息,时节已接近重阳。
追忆往年彭门的盛况,那时千骑云集在广阔的平野,高宴在古老的球场上举行。
我缅怀古今兴废,举剑引杯,感慨不已。
感叹流年,回想往事,心中愈加凄凉。
当年坐在这里的英俊人物,强壮的半数已然凋亡。
我感慨自己一生豪放,却自嘲如今白发苍苍,漂泊于水云之乡。
功名志已了无牵挂,这种心情就像清酒一般,任其随意流淌。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其作品多反映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之际,正值秋季,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重阳节的临近,更加激发了他对过往的思考,表现出对昔日豪情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感慨。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亭边秋景,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今生的感慨。开篇以“亭皋木叶下”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同时引出了对重阳节的思考,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接着,通过对彭门往年的回忆,诗人描绘了繁华盛景与英雄豪杰的聚集,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感慨“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不仅是对个人豪情的反思,也是在述说时间带来的无奈与悲凉。尤其是“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与无奈,流露出深沉的孤独与无所归属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感,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思考,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孤独感和对生命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亭皋木叶下”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暖花开
B. 夏日炎炎
C. 秋天萧瑟
D. 冬雪皑皑
诗中提到“千骑云屯平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人员稀少
B. 人员众多
C. 人员疲惫
D. 人员散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