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1
垂杨替写婵娟影,依依送人孤棹。
碎叶笼烟,零花腻雪,点缀断肠词稿。
栖鸦睡了。问莺燕楼台,露凉谁靠。
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
荒村残柝过尽,怅风肥月瘦,振触情抱。
独枕支愁,离船守梦,水上一灯寒照。
明星渐少。正酒醒无聊,五更钟到。
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在垂柳的影子下,想象着美丽的月亮,依依不舍地送别孤舟。碎落的叶子笼罩在烟雾中,零星的花瓣如同腻雪一般,点缀着他那令人心痛的诗稿。栖息的乌鸦早已入睡,询问那楼台上的莺燕,凉露之下又是谁在依偎?夜深人静,诗人难以成眠,只能听到远处渔舟的笛声在夜空中飘荡。荒凉的村庄,余音绕耳,风肥月瘦,诗人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独自一人枕着愁苦,守着离船的梦,水面上只有一盏孤灯照亮。天上的明星渐渐稀少,酒醒后的他感到无聊,五更的钟声响起。还有什么能让他销魂呢?唯有画中那春意浓厚的美好。
黄燮清(1650-1730),清代诗人,字子昊,号玉山,擅长诗、词、文,风格清新流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怀,情感深邃。
本诗作于黄燮清晚年,正值清代盛世,社会繁荣,但个人却常感孤独与离愁,故而通过描写夜景和船舟,展现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齐天乐 其二 题张砚溪晓风残月图》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氛围。诗人以“垂杨替写婵娟影”开篇,生动地描摹出月光下的柔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接着,通过“碎叶笼烟,零花腻雪”的描绘,将秋冬的凋零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无奈与伤感。
在“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中,诗人表现出对孤独夜晚的无奈,渔舟的笛声给他带来了些许慰藉,却也加深了他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荒村残柝过尽,怅风肥月瘦”更是将时间与空间的荒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仅在描绘景色,更在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渴望。最后一句“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以画中春景作为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切体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选择题:诗中“垂杨替写婵娟影”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美好的月亮
C. 柔和的风
D. 宁静的夜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表现出诗人的_____。
判断题:诗中“荒村残柝过尽”表明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