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9:51
《凤凰台上忆吹箫》
曹尔堪 〔清代〕
愚谷逃虚,廉泉止渴,浮名敢驾徐刘。
记袍寒有赠,剑秃无仇。
蟋蟀凄吟戍垒,浇残沥霜气横秋。
休更弄,西邻短笛,唤起闲愁。
忘忧。且宜长啸,正葵含黄靥,幕敞青油。
笑封侯取印,尽曲如钩。
乐此蔬畦瓜架,新篘熟弟倡兄酬。
归田好,谁偕坐卧,立鹭眠鸥。
在愚谷中逃避虚妄的名利,清泉能让我止渴,怎么敢驾驭那浮名的徐刘?
记得那件寒袍的赠礼,剑虽秃却没有仇恨。
蟋蟀在戍垒上悲鸣,残霜的气息浸润着秋天的气息。
不要再玩弄短笛,西邻的笛声唤起了我的闲愁。
忘却忧愁,且应长啸,正值葵花含苞,青油灯下幕布敞开。
我笑着封侯取印,尽情地歌唱,曲调如钩。
乐在这蔬菜的田畦和瓜架之间,兄弟们的酬唱新鲜的篘。
归田是多么好,谁能陪我坐卧?白鹭和鸥鸥在这里栖息。
作者介绍:曹尔堪(约1620-约1680),字子华,号愚谷,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为清初的社会动荡与安定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冷漠。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饱含哲思的诗。诗中,曹尔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名利的生活态度。开篇以“愚谷逃虚,廉泉止渴”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浮名的拒绝与对清泉的渴望,体现了他内心的清净与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寒袍与秃剑,暗指友情的珍贵与仇恨的无谓,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蟋蟀的凄鸣则增添了一丝孤寂的情绪,似乎在提醒人们对世事的思考。
在描写西邻短笛时,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闲愁,恰似西邻的笛声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追忆。接下来的“且宜长啸”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现出一种乐观与洒脱。诗的后半部分,归田的意象呼应了开头的逃避与追求,最终归结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与仇恨的思考,也有对自然与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由的心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愚谷”象征什么意思?
A. 名利
B. 自然
C. 逃避世俗
诗中提到的“剑秃无仇”意指?
A. 有仇恨
B. 没有仇恨
C. 剑已经磨损
诗人对归田生活的态度是?
A. 失望
B. 向往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