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35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镜里鸾孤,箫边凤老,情天几度秋风。
换摩登小劫,绮障才空。
酒醒碧桃花下,春何处蝶梦无踪。
都灰尽铜槃烛泪,一寸啼虹。
筝篷十年听雨,漫减了苕姿,歇了兰悰。
把聪明忏到,玉锁鹦笼。
拟倩鹅笙吹恨,凄清意说与璇宫。
琴心冷湘云夜愁,江上孤峰。
在镜子中孤独的鸾鸟,旁边的箫声已经老去,情天之间经历了多少个秋风。
换得了摩登的小劫,华丽的帷幕才刚刚空虚。
酒醒后在碧桃花下,春天在哪里,蝴蝶的梦踪影全无。
蜡烛泪水都已烧尽,化作一寸啼鸣的彩虹。
在筝篷下十年听雨,渐渐减弱了纤细的姿态,兰花也停止了芳香。
把聪明的灵魂忏悔在玉锁的鹦鹉笼中。
想请鹅笙来吹出那种恨意,凄清的心意诉说给璇宫。
琴心在湘云的夜里冷却,江上的孤峰也显得愁苦。
本诗多处使用了古典意象,涉及到的典故包括:
作者介绍: 易顺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充满了对爱情、友谊的渴望与失落,表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镜里鸾孤,箫边凤老”开头,便将读者引入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中。鸾与凤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爱情与美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美好似乎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情天几度秋风”,则进一步烘托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无情。
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用“酒醒碧桃花下”描绘了一个酒后醒来的瞬间,令人思绪万千。春天的气息逐渐远去,而蝴蝶的梦境也显得模糊不清,这种失落感让人心生惆怅。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既有自然的景象,又有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细腻的心理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把聪明忏到,玉锁鹦笼”,表达了对过去聪明才智的悔恨与无奈,似乎在说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持久。最后以“江上孤峰”收尾,再次强调了孤独与愁苦的主题。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时光的感叹,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箫”指的是什么乐器?
A. 管乐器
B. 弦乐器
C. 打击乐器
D. 键盘乐器
“都灰尽铜槃烛泪”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怀旧与惆怅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