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53
阑压垣衣户网尘,
嫩寒恻恻那禁春。
一池好染罗裙水,
只照梅花不照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围墙和衣物遮挡的环境,四周满是尘埃,初春时节的寒意让人感到凄凉。一池清水如同绸缎般柔美,却只映照出梅花的身影,而不见人的踪影。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优雅,常用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情操。此诗中的梅花与水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在春天的孤寂与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厉鹗(约1740-1816),字惟恭,号松隐,晚号石山,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作者通过描绘西溪山庄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
《西溪山庄有感》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中描绘的环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却又透着一丝寒意,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阑压垣与尘土的描写,似乎在暗示生活的琐碎与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中,春天的到来并未能驱散寒意,反而让人感受到一份无奈与惆怅。
“一池好染罗裙水”的意象,展现了水面如绸缎般的美丽,但水中映照的却只有梅花,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孤寂。梅花的孤傲与水面的倒影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只照梅花不照人”,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隔绝的状态,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孤独的情感,展现了对美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嫩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气候?
诗中的“罗裙水”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只照梅花不照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