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汝载山房同韩孟郁杨亦琳刘觐国话别》

时间: 2025-05-04 12:20:14

诗句

暝色下庭阴,移觞傍竹林。

别离不在远,去住总关心。

久客乡园梦,怀人落日吟。

共怜他夜月,尊酒不同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0:14

原文展示:

苏汝载山房同韩孟郁杨亦琳刘觐国话别
作者:李之世 〔明代〕

暝色下庭阴,移觞傍竹林。
别离不在远,去住总关心。
久客乡园梦,怀人落日吟。
共怜他夜月,尊酒不同斟。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夜色中,庭院显得阴郁,
我将酒杯移到竹林旁边。
离别其实并不遥远,
无论去还是留,心中总是牵挂。
在外漂泊已久,时常梦见故乡,
思念的人在落日时吟唱。
我们都怜惜那夜空中的明月,
但杯中的酒却不能一同斟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暝色:指傍晚或夜晚的昏暗色彩。
  • 移觞:移动酒杯,表示饮酒。
  • 竹林:竹子生长的地方,常象征清雅和宁静。
  • 别离:分离,离别。
  • 久客:长时间在外的人。
  • 乡园:故乡的园林。
  • :吟唱,吟诵。
  • :怜惜,同情。
  • 尊酒:酒杯,古时用来盛酒的器具。

典故解析: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象征思念、离别和团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竹林: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诗人的高雅情趣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世,明代诗人,生于乱世,作品多描写离别、思乡等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次朋友聚会后,即将分别之际。诗人通过酒会的场景,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散与游子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色、竹林、酒杯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情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暝色下庭阴”,以阴沉的夜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移觞傍竹林”,在宁静的环境中饮酒,此处的竹林不仅是饮酒的地点,更象征着清幽与雅趣,表明诗人对朋友的珍视。

“别离不在远,去住总关心”则体现了离别的深切感受,离别并不在于距离,而是心中牵挂的情感。此句传达出一种无形的情感纽带,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惦记着对方。

“久客乡园梦,怀人落日吟”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落日的意象又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两句“共怜他夜月,尊酒不同斟”回归到此时此刻,尽管同在一处,彼此却无法共饮,暗示了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珍惜,也有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与家园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下庭阴: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阴郁的庭院,暗示着即将离别的氛围。
  2. 移觞傍竹林:诗人将酒杯移至竹林旁,表现出在自然环境中与朋友一同饮酒的惬意。
  3. 别离不在远:强调离别的心情常常比距离更为深刻。
  4. 去住总关心: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心中始终牵挂着彼此。
  5. 久客乡园梦:长时间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6. 怀人落日吟:在落日的余晖中思念他人,表现出思乡的情感。
  7. 共怜他夜月:大家都在同一片夜空下,感受着同样的月色。
  8. 尊酒不同斟:尽管共赏明月,却无法同饮,体现了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移觞傍竹林”与“别离不在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夜色、竹林、落日、明月等意象,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 比喻:将离别比作不相同的酒斟,隐喻着难以共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心中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感悟,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暝色:象征着忧愁与离别。
  • 竹林:象征清雅与宁静,代表友情的纯净与高尚。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聚,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移觞傍竹林”表示了什么?

    • A. 饮酒的地方
    • B. 竹子的数量
    • C. 诗人的心情
  2. “别离不在远”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距离
    • B. 心中牵挂
    • C. 对朋友的冷漠
  3. 诗中提到的“尊酒不同斟”意味着什么?

    • A. 同时饮酒
    • B. 难以共享的情感
    • C. 酒量不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李之世的《苏汝载山房同韩孟郁杨亦琳刘觐国话别》与王维的《送别》均以离别为主题,但李之世更注重描绘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表达了更为广泛的离愁别绪,反映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之世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新河绘《吴江垂虹桥感旧图》嘱题 摸鱼儿 悼鹦鹉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摸鱼儿五首 其一 摸鱼儿 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一 摸鱼儿 吴清峙属题秋圃归帆图 摸鱼儿·倚薰风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急眼 缶字旁的字 不忘母训 多言数穷 醉生梦死 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逃薮 釒字旁的字 四起八拜 金字旁的字 面壁磨砖 贴切 对御 便宜从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