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元雪》

时间: 2025-08-04 08:32:05

诗句

上元灯火家家办,遍地琼瑶夜夜深。

衲被蒙头真老病,纱笼照佛本无心。

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

乞我终年醉且饱,端能拥鼻作微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32:05

原文展示:

上元灯火家家办,
遍地琼瑶夜夜深。
衲被蒙头真老病,
纱笼照佛本无心。
床头酒瓮恰三斗,
山下麦田真百金。
乞我终年醉且饱,
端能拥鼻作微吟。

白话文翻译:

元宵节的灯火在家家户户中点亮,
遍地的琼瑶在夜晚显得格外深邃。
我被衲衣蒙住头,真是年老体衰。
纱笼照耀着佛像,心中却毫无所觉。
床头酒瓮正好有三斗,
山下的麦田真如百金般珍贵。
我祈求整年都能醉酒且饱食,
只要能依靠鼻子吟唱几句就好。

注释:

  • 上元:指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庆祝。
  • 琼瑶:美玉,指美好的事物,这里比喻灯火辉煌。
  • 衲被:僧人的被褥,表达了作者的老病状态。
  • 纱笼:一种轻薄的帷帐,照佛的意思是指用来装饰佛像的轻纱。
  • 酒瓮:盛酒的器具,三斗指的是酒的数量。
  • 百金:形容麦田的价值,暗喻丰收的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苏辙是苏东坡的弟弟,擅长诗文并且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上元雪》创作于元宵节期间,正值寒冬,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作品的背景是一个生活富庶的时代,然而个人的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和孤独。

诗歌鉴赏:

《上元雪》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灯火辉煌和丰收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然而,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诗中的“衲被蒙头真老病”,不仅表明了诗人年老体衰的事实,也隐含着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床头酒瓮恰三斗”,这里酒的丰盈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但诗人却希望“终年醉且饱”,显示出内心深处的空虚与渴望。

诗中意象丰富,通过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了热闹与孤独的鲜明对比。灯火辉煌的元宵夜与个人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深思。通过对节日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元灯火家家办:描绘了元宵节的欢庆气氛,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灯笼,象征着团圆和庆祝。

  2. 遍地琼瑶夜夜深:灯火映照下的美景,仿佛琼瑶般美丽,夜深人静,展现出一种梦幻的景象。

  3. 衲被蒙头真老病:表露出诗人年老体衰的感受,衲被作为僧人的象征,暗示了生活的清贫与孤独。

  4. 纱笼照佛本无心:虽然纱笼照耀着佛像,但内心却毫无所觉,显示出一种对宗教的冷漠和对世俗的迷茫。

  5. 床头酒瓮恰三斗:酒瓮的丰盈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但却也暗含一种醉生梦死的态度。

  6. 山下麦田真百金:麦田的丰收象征着生活的富饶,诗人却在这种富饶中感到无奈。

  7. 乞我终年醉且饱:表达了对酒的渴望,渴望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追求内心的满足。

  8. 端能拥鼻作微吟:强调了对生活的无奈,只有在醉酒中才能微微吟唱,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沉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热闹的节日与孤独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 意象:使用了灯火、琼瑶、衲被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 比喻:将麦田比作“百金”,增强了丰收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在繁华背后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节日的欢乐和团圆,也象征着希望。
  • 琼瑶:代表着美好和珍贵,暗示生活的美好。
  • 衲被:象征诗人的清贫和孤独。
  • 酒瓮:象征生活的富足与享乐。
  • 麦田:象征丰收和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上元雪》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上元”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冬至
    • C. 元宵节
    • D. 春节
  3. “床头酒瓮恰三斗”中,酒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贫穷
    • B. 富饶
    • C. 享乐
    • D. 孤独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 by 朱熹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上元雪》与《元宵夜》:两者都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但苏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朱熹则更多表现出对节日的欢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王臣既晴复雨欲去尚留见示且以识别二 与成父弟自严砻同入城晚宿黄岩 春日杂言十一首 寄秋怀 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游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作 呈刘子后 次韵欧阳全真过玉山见寄 过旁罗见灵山 约明叔过买江天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米之地 见字旁的字 臣佐 鼎结尾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陵暴 鬼泣神号 山字旁的字 睿广 虫字旁的字 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避阱入坑 积沙成滩 秉正无私 女字旁的字 滞赏 金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