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18
原文展示: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张耒 〔宋代〕
昔见君纳妇,今见君抱孙。 先公力种德,子合大其门。 何为亦如我,有抱不得言。 峥嵘胸中气,默默自吐吞。 谁如东坡老,感激论元元。 欲将洛阳裘,尽盖江湖村。 既系海若颈,又鞭江胥魂。 意令仰天民,不隔顶上盆。 我独乞禅床,一气中夜存。
白话文翻译:
从前见你娶妻,如今见你抱孙。 先辈努力积德,子孙自然家门显赫。 为何也像我一样,有话却不能说出口。 胸中的气概峥嵘,默默地自我吞吐。 谁能像东坡老人那样,感慨地谈论百姓。 想要用洛阳的皮衣,覆盖所有的江湖村落。 既束缚了海神的脖子,又鞭打了江神的灵魂。 意图让仰望天空的百姓,不再被头顶的盆子隔绝。 我独自乞求禅床,一夜之间气息长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密切。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对苏轼送别黄师是赴两浙的次韵之作。黄师是苏轼的朋友,此次赴两浙可能与公务有关。诗中张耒表达了对黄师是的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师是的祝福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张耒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局的关注。诗中“昔见君纳妇,今见君抱孙”一句,既表达了对黄师是家庭幸福的祝福,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先公力种德,子合大其门”则体现了对家族积德传家的重视。后文通过对东坡老人的赞美,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最后,张耒以“我独乞禅床,一气中夜存”作结,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黄师是的祝福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张耒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局的关注。诗中既表达了对家族积德传家的重视,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最后,张耒以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作结,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昔见君纳妇,今见君抱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黄师是家庭幸福的祝福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D. 对个人命运的担忧
“先公力种德,子合大其门”体现了什么思想? A. 对家族积德传家的重视 B. 对个人努力的赞美 C. 对社会改革的期望 D. 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谁如东坡老,感激论元元”中的“东坡老”指的是谁? A. 张耒 B. 苏轼 C. 黄师是 D. 黄庭坚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