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27:50
作者: 郎士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宝刀塞下儿,
身经百战曾百胜,
壮心竟未嫖姚知。
白草山头日初没,
黄沙戍下悲歌发。
萧条夜静边风吹,
独倚营门望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边疆战士,他手握宝刀,经历了无数战斗,屡次取得胜利,然而内心的壮志依然未被世俗的知晓和理解。在白草山头,夕阳初落,黄沙中传来悲伤的歌声。在这萧条而宁静的夜晚,微风吹拂,他独自倚靠在营门,仰望着秋天的明月。
“嫖姚”出自《史记》,指的是古代贤士,诗中用以表达壮志未被世人理解的无奈。
郎士元,唐代诗人,出生于边疆地区,受到边塞生活的影响,作品多描绘战士的生活、情感和边塞风光。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边疆的战士们在经历战争的同时,也承受着孤独和思乡之苦。诗人通过描写战士的心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情感。
这首《塞下曲》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孤独。诗的开头以“宝刀塞下儿”引入,生动地刻画出战士的身份与地位,显示了他的力量与勇气。接下来的“身经百战曾百胜”不仅突出了他的战斗经历,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骄傲与自豪。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荣耀上,而是引入了“壮心竟未嫖姚知”,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
环境的描写方面,“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悲凉,尤其“悲歌发”一语,传达出战士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诗人以“独倚营门望秋月”结尾,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的美感。整首诗在写实中融入了深邃的情感,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战士的英勇,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以边塞战士的内心独白为主线,表现了对战争的无畏、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壮心竟未嫖姚知”中的“嫖姚”指的是?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