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9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在雨后的深巷里静悄悄的,我独自举杯饮酒,送走这残留的春天。
虽然车马经过这里会觉得偏僻,但黄莺和花朵却不嫌弃我的贫困。
虫子的丝线粘在了门窗的网子上,老鼠的踪迹留在了床上的尘土里。
请问山阳的聚会,现在还有几个人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通过独酌抒发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淡淡的忧伤。诗中背景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清贫与孤独,以及对友人的寄托和思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静谧的深巷,表现出诗人独自饮酒的情境,蕴含着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开头的“雨馀深巷静”设定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诗人通过“独酌送残春”来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告别,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偏僻之地,生活清贫,但自然界的莺鸟与花朵依然存在,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虫丝和鼠迹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环境的真实与质朴。
最后一句“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则引发了对往昔友谊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的饮酒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馀深巷静”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嘈杂的街道
B. 宁静的巷道
C. 繁华的市场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消极
B. 豁达
C. 忧伤
“借问山阳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友人
C.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