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8:29
为吴起凡赠许贞甫南还
李来泰 〔清代〕
六载烟尘暗江浒,
雕阑十二春无主。
累累军前半死生,
桃花血渍燕支土。
落花飞絮总成尘,
青冢还留现在身。
祇惊赤白囊中羽,
误作丹青画里因。
高阳老人能任侠,
间关万里随俘获。
气激情亲解动人,
相逢燕市悲歌客。
白头宫监住京华,
慷慨曾传古押衙。
金钱自系将军树,
婉娈时回阿母车。
感君高谊为君起,
尽解金羁脱胥靡。
从知今日庆其苏,
敢忆当年叹如毁。
别有延陵一片心,
莺雏燕老信沈沈。
与君同和南飞曲,
脱叶随风识故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动荡的战乱中,感慨昔日的美好时光和对朋友的思念。前六年,战火弥漫,江边的生活暗淡无光,雕花栏杆孤零零,无人欣赏。战斗前的生死交替,桃花的鲜血染红了燕支的土地。落花和飞絮化为尘埃,青冢依旧留存着今人。作者感叹,自己只惊叹于那白色和赤色的羽毛,误以为是画中的色彩。高阳的老人勇于行侠,历经千里追寻敌人,感情激荡的场景令人动容,在燕市重逢的悲歌中,白发的宫监仍然住在京城,曾经的豪情壮志依旧传唱。金钱系在将军的树上,温柔的时光回到母亲的车边。感激朋友的高尚情谊,为你而动,解开束缚的羁绊。今天庆祝复苏,怎敢回忆往昔的痛苦。延陵的心意在此,莺雏燕老的信笺依旧沉重。与君共唱南飞的乐曲,落叶随风,依稀认得故林。
李来泰,清代诗人,生于战乱年代,作品多反映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情感深沉而细腻。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赠言,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在动乱中对生活和友谊的思考。诗的开头用“六载烟尘”引入,描绘出战争的惨烈与无情,接着“雕阑十二春无主”则表现出春天的美好被战火掩盖的无奈。桃花血渍的意象尤为深刻,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残酷。
在描绘战争的同时,诗人也不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通过“祇惊赤白囊中羽”,诗人感慨于美好与毁灭的错位,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高阳老人能任侠”则转向对侠义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结尾的“与君同和南飞曲,脱叶随风识故林”则极具诗意,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故土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桃花血渍燕支土”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阳老人”象征什么?
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具有相似的主题与情感基调。
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