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09: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9:01:50
霖铃歌遍湿金徽,倚棹初迎翠影微。
喜近月轮添暮色,还占风角问朝晖。
黏云修尾垂垂下,贴水轻翎款款飞。
见说江天方晚照,沙边重理绿蓑衣。
雨铃声响遍湿润的金徽山,依靠船桨初次迎接微弱的翠影。
欣喜地靠近月亮,夜幕渐渐深沉,也趁着微风问候清晨的阳光。
黏跟着的云朵如长尾巴般缓缓低垂,轻轻贴在水面上如同翅膀轻轻飞舞。
听说江天正值晚霞,沙滩边重新整理着绿色的蓑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来泰,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傍晚,诗人可能正在船上游览,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舟中晚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晚晴时光的赞美。在细雨中,诗人所听到的“霖铃”声,似乎与湿润的金徽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依靠在船桨上,迎接微弱的翠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第二联“喜近月轮添暮色”,表现了随着夜幕降临,月光的明亮与暮色的交融,展现了时间的变迁与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描写中,黏云低垂,轻翎飞舞,无不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惬意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诗人沉浸于这种自然之美中。
最后两句,提到江天的晚照与沙边的蓑衣,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诗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找到了平和与满足。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清新与雅致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徽”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倚棹初迎翠影微”中的“翠影”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山水之美,二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来泰的诗更注重细雨与晚霞的变化,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