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3
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
昔年曾访王官谷,
故苑飘零事已非。
为问故人谁白发,
忽惊孺子变缁衣。
江湖远道难通迥,
丘壑终身不疗饥。
太息廿年尘土梦,
钝根未解箭锋机。
曾经我去过王官谷,
如今故园已是物是人非。
我问老朋友谁已白发,
却惊讶年轻孩童已穿上僧衣。
江湖的远道难以通行,
山丘和河谷终身也难免饥饿。
我叹息二十年的尘世梦,
愚钝的心根仍未领悟箭矢的机巧。
作者介绍:李来泰,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诗歌常带有感伤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与故人重逢之际,感慨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及昔日的游历,描绘了一幅物是人非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无情和变化的不可逆转。接下来,诗人通过询问故人的白发,进一步深化了对岁月的感慨,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无奈。
“忽惊孺子变缁衣”一句,暗示着年轻一代的转变与成长,孩童穿上僧衣象征着出世与修行,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后面的几句则转向个人的处境,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江湖远道”和“丘壑终身”的生存艰辛,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困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哲思,最终以“太息廿年尘土梦”收尾,既是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迷惘,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对自我成长与智慧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官谷”象征什么?
诗人对“孺子变缁衣”的惊讶,反映出什么?
“太息廿年尘土梦”中“尘土梦”的含义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