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7:28
昭君怨
一从关塞隔,长悬双泪痕。
未晓戎王礼,堪怀汉主恩。
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
自从被隔在边关,泪水长久挂在脸上。
不知戎王的礼遇,心中只怀念汉主的恩德。
风沙遮蔽了白天,雨雪使得黄昏更加昏暗。
何不随同南飞的大雁,每年都回到玉门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著名人物,她因政治联姻被送往匈奴,成为了匈奴王的妻子,后世称为“昭君出塞”。此诗通过昭君的视角表达了她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匈奴生活的无奈。
作者介绍
周是修,明代诗人,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及社会现实,以细腻的情感和扎实的诗艺著称。
创作背景
《昭君怨》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与文化复兴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昭君的故事,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现实的反思。
《昭君怨》通过王昭君的视角,描绘了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直接表露了昭君自从离开故土后,眼泪常挂的悲惨境遇,展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第三句“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以自然景象映衬了她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暗示了外部环境对她情感的影响。最后一句“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则以大雁的迁徙作为对比,抒发了她对回归故乡的渴望,深切传达了离别的苦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诗人将个人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结合,形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使用了对仗,通过自然现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与离别,表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在昭君的身上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困境,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代
B. 隋代
C. 汉代
D. 明代
“双泪痕”中“双”字的意思是什么?
A. 一次
B. 两次
C. 两条
D. 多次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二者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但《昭君怨》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而《登鹳雀楼》则体现了一种壮阔的气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