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1:39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作者:韦应物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诗人感叹与朋友的离别,回想起曾经的事情。独自走在幽静的小路上,绿苔上留下了我的足迹。秋天的斋室显得格外冷清,烟雾和水面在黄昏时分显得模糊不清。内心的忧愁层层叠叠,唯有你才能解开我心中的困扰。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秋斋”和“烟水”的意象,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符合唐代诗歌常见的抒情特点。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士韦,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崔主簿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孤独境地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忧愁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韦应物的《独游西斋,寄崔主簿》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整首诗以“同心忽已别”开篇,直接传达出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接着通过“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独自游走于幽静小路的寂寞,绿苔的意象则象征着遗留下的痕迹和时间的流逝。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斋房和傍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和孤独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最后一句“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友人的依赖,强调了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的情感以及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韦应物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同心”主要指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秋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冷清
C. 忧伤
诗人认为谁能够解开他的忧愁?
A. 自己
B. 友人
C. 大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