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41
调笑令 其四
作者: 俞樾 〔清代〕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关河雨雪靡靡。辛苦长征未归。归未。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细风轻轻吹拂,纸窗外又增添了几分寒意。关山河流间,雨雪纷纷飘落。我辛苦的长途跋涉至今未归,归期未定,归期未定。摘得梅花,又是寄给谁呢?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坚韧和高洁,特别是在寒冬中盛开的梅花,更显其不屈的精神。此外,长征一词也常用以指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反映出诗人对归乡与团聚的渴望。
俞樾(1821年-1907年),字汝修,号秋水,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他在诗词创作上继承了唐宋诗人的风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尤其擅长描摹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
此诗创作于清代动荡的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困境交织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冬日景象,抒发了对归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调笑令 其四》通过细腻的风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的“风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寒冷的氛围,纸窗映衬出内心的孤寂。接着“关河雨雪靡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诗人在长途跋涉后依然未能归家,使得情感愈发浓烈,呼唤着归属感。最后一句“折得梅花谁寄”,更是将思念寄托于梅花,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归去之路的无奈与彷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在严寒与孤独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风细”中的“细”是指什么?
A. 大风
B. 微风
C. 暴风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软弱
B. 坚韧
C. 冷漠
“辛苦长征未归”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