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

时间: 2025-05-02 12:43:42

诗句

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

入辞中殿閟,出贰左廉雄。

过楚前封近,还吴旧丛空。

江山复清思,莼脍起高风。

海阔悲秦望,陵荒欢禹功。

楼澄鉴湖北,地险雪涛东。

稽壑飞泉石,台基下桂丛。

风流好吟醉,王谢有馀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42

原文展示:

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 石延年 〔宋代〕

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 入辞中殿閟,出贰左廉雄。 过楚前封近,还吴旧丛空。 江山复清思,莼脍起高风。 海阔悲秦望,陵荒欢禹功。 楼澄鉴湖北,地险雪涛东。 稽壑飞泉石,台基下桂丛。 风流好吟醉,王谢有馀宫。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命令伴随分竹,仙人的资质贵重如珥彤。 进入宫殿辞别,出任左廉雄的副职。 经过楚国的前封地近,回到吴国的旧地却空无一人。 江山的清新思绪,莼菜和鱼的美味引发高雅的风尚。 海面宽阔悲叹秦望,山陵荒凉欢庆禹的功绩。 楼阁在湖北清澈如镜,地势险峻面对东方的雪涛。 山谷中的飞泉和石头,台基下的桂树丛。 风流人物喜欢吟诗醉酒,王谢家族留下了许多宫殿。

注释:

  • 宸命:皇帝的命令。
  • 分竹:古代官员的符信,用以证明身份。
  • 仙资:指高贵的资质。
  • 珥彤:红色的玉珥,象征高贵。
  • 中殿閟:宫殿的深处。
  • 左廉雄:官职名,指副职。
  • 楚前封:楚国的前封地。
  • 吴旧丛:吴国的旧地。
  • 莼脍:莼菜和鱼的美味。
  • 秦望:指秦国的遗迹或望海。
  • 禹功:大禹的功绩。
  • 鉴湖:指湖北的湖泊。
  • 雪涛:指东方的波涛。
  • 稽壑:山谷。
  • 台基:建筑的基座。
  • 桂丛:桂树丛生。
  • 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东晋时期的著名家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代诗人,以豪放洒脱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石延年为送别郑戬学士赴任越州而作。郑戬是宋代的一位学者,此次赴任越州,石延年以此诗表达对其的祝福和对其新任职务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郑戬赴任越州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一句,既表达了郑戬的高贵身份,也暗示了其受到皇帝的重用。后文通过对越州自然风光的描绘,如“江山复清思,莼脍起高风”,传达了对越州美好环境的赞美和对郑戬未来工作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郑戬的身份和受到的重视,用“宸命”和“仙资”来形容其高贵和重要。
  • “入辞中殿閟,出贰左廉雄”:描述了郑戬从宫殿辞别,出任重要职务的情景,显示了其职务的重要性和荣耀。
  • “过楚前封近,还吴旧丛空”:通过对楚国和吴国的提及,暗示了郑戬的行程和历史的变迁。
  • “江山复清思,莼脍起高风”:赞美了越州的自然风光和美食,预示了郑戬在新环境中的美好生活。
  • “海阔悲秦望,陵荒欢禹功”:通过对海和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大禹功绩的赞美。
  • “楼澄鉴湖北,地险雪涛东”:具体描绘了越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显示了其险峻和壮丽。
  • “稽壑飞泉石,台基下桂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越州的美丽和宁静。
  • “风流好吟醉,王谢有馀宫”: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郑戬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享受诗酒风流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资贵珥彤”中的“珥彤”比喻郑戬的高贵身份。
  • 对仗:如“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江山复清思”中的“清思”拟人化了江山,赋予了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郑戬赴任越州的祝福和对越州美好环境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江山”、“莼脍”、“海阔”、“陵荒”、“楼澄”、“地险”、“稽壑”、“台基”、“桂丛”等,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越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宸命陪分竹”中的“宸命”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命令 B. 神仙的命令 C. 官员的命令 D. 学者的命令 答案:A

  2. 诗中“仙资贵珥彤”中的“珥彤”象征什么? A. 高贵 B. 美丽 C. 力量 D. 智慧 答案:A

  3. 诗中“江山复清思”中的“清思”拟人化了什么? A. 江山 B. 莼脍 C. 海阔 D. 陵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王安石的这首诗与石延年的诗作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不同,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石延年的《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与王安石的《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上有所不同,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该书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该书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石延年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哀悼采师 浣溪沙 浣溪沙 满院春 浣溪沙 其二 题何小山七榆草堂词残稿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游平江别田取兵 浣溪沙 花下徘徊,悄然得句 浣溪沙(八之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誉的成语 幾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怒气填胸 祇令 刀字旁的字 白蛉 瓦字旁的字 星际 衰草寒烟 心照神交 黑字旁的字 老羞变怒 安分随时 节期 青面獠牙 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