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柳》

时间: 2025-04-29 19:06:13

诗句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6:13

原文展示:

咏柳 石延年 〔宋代〕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天下间最风流的莫过于绿杨,但整个春天都充满了离别的忧伤。柔软的柳根仿佛是离别的愁肠所结,还未折下柳枝就已经感到心碎。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流:此处指风姿、风韵。
  • 生意:生机、活力。
  • 别离乡:离别的悲伤。
  • 柔根:指柳树的根部,此处比喻离别的愁绪。
  • 离肠结:比喻离别的痛苦纠结在心中。
  • 长条:指柳枝。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折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离别,源自古人送别时常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字曼卿,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春天生机盎然的同时,又体验到离别的痛苦时所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媒介,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忧伤相结合。首句“天下风流无绿杨”,赞美了绿杨的风姿,但紧接着的“一春生意别离乡”却转折至离别的主题。后两句“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柳树的柔软根部比作离别的愁肠,未折柳枝已感到心碎,深刻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风流无绿杨”:首句赞美绿杨的风姿,将其置于天下风流之首。
  2. “一春生意别离乡”:次句转折,指出春天虽充满生机,却也伴随着离别的忧伤。
  3. “柔根恐是离肠结”:第三句通过比喻,将柳树的柔软根部比作离别的愁肠。
  4. “未折长条先断肠”:末句进一步强化离别的痛苦,未折柳枝已感到心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柔根恐是离肠结”,将柳根比作离肠,形象生动。
  • 拟人:如“未折长条先断肠”,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柳树,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表达了春天生机与离别忧伤并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风流。
  • 柔根:象征离别的愁肠。
  • 长条:象征离别的象征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杨”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离别的忧伤 C. 风流的风姿 D. 柔软的愁肠 答案:C

  2. “柔根恐是离肠结”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赞美春天的生机 B. 表达离别的忧伤 C. 描绘柳树的风姿 D. 抒发复杂的情感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送别》:同样通过柳树表达离别之情。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王之涣《送别》与石延年《咏柳》:两者都通过柳树表达离别之情,但王之涣的诗更侧重于送别的场景,而石延年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原善赴浙东 挽薛艮斋二首 挽薛艮斋二首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柳浦道中 清源山 龙首山 九日溪偶成 鸡冠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缊袍不耻 麦字旁的字 容长脸 平陂 生字旁的字 日程月课 拈题分韵 不值一哂 高字旁的字 摄威擅势 韦字旁的字 风通道会 民墟 包含鹜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包含主的词语有哪些 赫斯之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