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58:50

诗句

一登君子堂,满目是秋光。

桂是月中桂,花非今日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58:50

题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原文展示:

一登君子堂,满目是秋光。
桂是月中桂,花非今日春。

白话文翻译:

一走进君子堂,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秋色。
那桂树是月亮下的桂树,花儿却不是今天的春花。

注释:

  • 君子堂:指的是周仁甫所建的古香堂,象征着高雅、正直的品德。
  • 秋光:秋天的光景,预示着丰收与成熟。
  • :指桂花,常用于比喻美好、高洁的品德。
  • 月中桂:指的是月亮中所照耀的桂树,寓意清幽、高洁。
  • 花非今日春:意为花儿并非今日盛开的春花,暗示时光流逝与物是人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10年-1070年),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周仁甫的古香堂,表现了诗人与周仁甫的友谊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秋天时节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及诗人内心的感受。第一句“一登君子堂,满目是秋光”开篇便设置了一个高雅的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接下来的“桂是月中桂,花非今日春”通过桂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桂花虽美,却已不是春天的花朵,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记忆的珍贵。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秋天的美丽与春天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思索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登君子堂:描述了诗人走入一个高雅的空间,传达出一种尊重与向往。
  • 满目是秋光:强调了周围景色的美丽,突出秋天的丰收与宁静。
  • 桂是月中桂:用桂树的意象表达清雅的品德,暗示高洁的追求。
  • 花非今日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桂树比喻为高洁的品德,象征着诗人的理想。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对比:秋光与春花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成熟、丰收,含有时光流逝的意味。
  • 桂花:象征高洁、优雅,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春花:象征青春、美好,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桂”是什么象征? A) 美丽的春花
    B) 高洁的品德
    C) 秋天的丰收
    D) 时间的流逝

  3. “花非今日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秋天的喜爱
    D) 对桂花的赞美

答案:

  1. B) 宋代
  2. B) 高洁的品德
  3. B)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题周仁甫古香堂二首》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兼具自然美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刘仲冯登城楼 少冯得蕙二本分一见供 清谷水煎茶 遣兴 偶憩 偶怀普照经寮附火寄夷白老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 梦过盱眙城追寄曾照老 买菊 露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促促刺刺 四拇指 极而言之 鼻字旁的字 获宥 林林总总 拓落不羁 西字头的字 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纳履 金字旁的字 畋游 言字旁的字 惬顺 周妻何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