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3:55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尽管酷暑尚未完全消退,但秋天的到来似乎已成定局。面对即将到来的秋雨,摇曳的蕉叶显得无力,而疏落的芦苇却在风中依然坚韧地生存。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蕉和苇都有丰富的文化象征。蕉常与夏天、热情联系,而苇则象征坚韧和柔韧。通过这两种植物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对秋天来临的复杂心理。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平凡,但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却不容小觑。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时令交替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李弥逊的《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以浓厚的秋意打动人心。诗中“厚颜衰暑未甘衰”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夏天残留的依恋和不舍,尽管明知夏天已经走向衰败。接着通过“秋事于人却有期”指出秋天的到来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彰显了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则通过蕉和苇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蕉的柔弱与无力象征了对变化的恐惧,而苇的坚韧则代表着对生活的不屈与适应。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深沉的哲理,给人以启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季节交替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理解。
诗中提到的“衰暑”是指什么?
A. 秋天
B. 炎热的夏天
C. 冬天
D. 春天
“怯雨垂蕉全披靡”中的“怯雨”意指?
A. 喜欢雨水
B. 对雨水感到畏惧
C. 不怕雨水
D. 享受雨水
诗中对蕉和苇的描写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夏天的美好
B.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C. 秋天的丰收
D. 春天的希望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弥逊的《秋怀》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李弥逊则关注于生命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