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9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
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
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我在南阶种下竹子,心中关怀一生的情感。
厌倦了游历,讨厌那苍白的眼神,
于是静心脱离那些尘世的烦恼与红尘。
放纵自己像陶渊明那样酌酒,
随风漂流,避开外来的侵扰。
如今白发如霜,何处能再寻回年轻的时光呢?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亦有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李弥逊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诗中“手种南阶竹”开头,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南阶竹不仅是生活环境的装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接着,“倦游憎眼白”透露出诗人对旅行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他对尘世繁华的不屑,选择了“便静脱尘红”的隐逸生活。这里的“脱尘红”象征着对红尘纷扰的逃避,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则展现了李弥逊对陶渊明式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渊明的酒象征着无拘无束的洒脱。诗人在这里不仅是追求放浪形骸,更是渴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结尾“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吴霜象征着苍老的迹象,诗人不禁追问:“何处觅还童?”这句话既是对青春的怀念,也是对现实无奈的反思,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弥逊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展现出一种清新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在诗中种植了什么植物?
“放浪渊明酒”中提到的渊明是谁?
诗中提到的“何处觅还童”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