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59
野外
作者: 王令 〔宋代〕
绿野爱平宽,偶来或永叹。
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
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
在这广阔的绿野上,我爱它的平坦宽广,偶尔来此,心中不禁长叹。
村庄里,马车经过,村民感到惊恐,野狗对着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吠叫。
杂草丛生,根本没有空闲的地方,夕阳西下,映照着马鞍的轮廓。
良田只有一条半开的道路,才开始相信,直行是多么的艰难。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安,号白云,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并常通过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王令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这首《野外》描绘了一幅宽广的田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世间困扰的思考。开篇“绿野爱平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宽广的田野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人们的生活,描绘了村庄中农民对外来事物的恐惧和生活的艰辛。尤其是“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通过对比,展现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则传达了一种沉重的情感,夕阳虽美,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最后两句“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更是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出在生活的道路上,直行并非易事,充满了各种挑战与艰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令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艰难的感悟,体现了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骇”字,意思是:
“乱草无闲地”主要表达了: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野外》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令更加强调了乡村生活的困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