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4:39
白璧惣顽矿,沦晦同泥沙。
朽坏生夜光,见者咸惊嗟。
君子分寂寞,小人互矜夸。
枯瘁若秋蓬,鲜艳如春华。
狂风忽簸荡,飘落归谁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诗中提到的“白璧”象征着珍贵的品质,但在污浊的环境中却变得无足轻重,和泥沙混在一起。即使经历了时间的磨砺,朽坏的物品依然能在黑夜中散发出光芒,使人感到惊讶和惋惜。君子在孤独中保持沉默,而小人却互相炫耀自己的成就。诗人将生命的枯萎比喻为秋天的蓬草,而春天的鲜花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最后,狂风的袭来预示着无常,落叶归根,究竟归于何处呢?
诗中运用的“君子”和“小人”分别引申于儒家思想,君子代表道德高尚的人,而小人则是追求个人私利之人,反映了社会的对比与人性的复杂。
作者介绍: 刘基(或称刘伯温),出生于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以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干在明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初期,社会动荡,百姓困苦,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人性复杂的思考。
《感怀二十四首》以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白璧惣顽矿”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对比的境地,显示出即使是珍贵的东西,在错误的环境中也难以发光。接着,诗人通过“朽坏生夜光”的形象,揭示了即使是被磨损和腐朽的东西,依然能够在黑暗中显现出独特的魅力,仿佛在暗示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希望的存在。诗中对“君子”和“小人”的反思,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涌现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最后,通过“狂风忽簸荡”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思考和警醒。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语句流畅,更在内容上引人深思,表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社会以及无常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一种哲学的悲观情绪。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