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3:30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清晨我登上日观峰,看到海水在阳光下闪耀如黄金般熔化。
光芒似乎从车轮中流出,随风而行无影无踪。
阳光直射我的眼睛,仿佛聚集成刀锋般锐利。
光辉照耀万物的生长,消灭万物的不幸。
草木虽无灵性,然而在石缝间也能听到松的声音。
当时我避雨躲在这里,怎么能获得大官的封赏呢?
如果人若不被重用,只能抱着书卷吟诵古诗。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具有较深的哲理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登泰山之际,通过描绘日观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登泰山日观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展现了一幅清晨时分的壮丽画面,海水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金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来表现阳光的明亮与无形,仿佛光芒在空中流动,瞬间无踪。诗人通过“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表达了阳光的刺眼与强烈,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结合,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草木虽无灵性,却在石间发出声音,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存在的意义。“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则更进一步引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不满,表露出一种对理想的执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更在自然的壮阔中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深刻的思想者与艺术家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展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海水黄金熔”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温暖
B. 明亮
C. 浪漫
D. 贫瘠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中的“六龙”指的是什么?
A. 六位历史人物
B. 六种美德
C. 六首古诗
D. 六个梦想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无奈与追求
C. 对权力的追逐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