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怀江上(二首)》

时间: 2025-08-09 00:16:14

诗句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16:14

原文展示:

春日怀江上(二首)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里,岸边的蒲草正绿,乳白色的野鸭在鸣叫;雨后晴天,水面淹没了渔梁。
眼看着清明节快到了,适合下种的日子,乡下人却为何不回去耕田呢?

注释:

  • 薪蒲:指的是蒲草,春天新长出的绿草,代表生机。
  • 乳凫:乳白色的野鸭,生活在水边,形象可爱。
  • 渔梁:水中用来捕鱼的木梁,水淹没了它,显示出雨后的情景。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重要节气,适合耕种。
  • 野人:指的是乡下的农民,因忙于耕作而不归。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祭扫祖先的日子,也是农忙时节,诗中提及这一节气,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紧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明代初期的诗人,与他同时的有于谦等人。高启以诗歌和散文闻名,尤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赞誉。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日怀江上》写于高启的晚年,正值明初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乡和农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反映出农事的急迫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日怀江上》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薪蒲正绿乳凫鸣”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草如茵,野鸭在水边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接下来的“水没渔梁宿雨晴”则通过雨后晴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幻无常,以及农业生产环境的湿润和适宜。

而“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一句,诗人用清明节的到来来引出对农民的思考,质疑乡下人在这个重要的农时为何不回去耕作,反映出对乡村生活的忧虑与期盼,表现出诗人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农民的关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薪蒲正绿乳凫鸣:描写春天的生机,蒲草绿意盎然,野鸭在水中鸣叫,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2. 水没渔梁宿雨晴:雨后水位上涨,渔梁被水淹没,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静谧。
    3. 看近清明沉种日:提及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指向农事的重要性。
    4. 野人何事不归耕:对农民的质疑,反映诗人对农田和农村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薪蒲正绿”和“水没渔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界的意象来反映人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人景交融的效果。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农民的生活,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和对农田耕作的期盼。

意象分析:

  • 薪蒲: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乳凫: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生动的画面。
  • 清明:不仅是节气,更是农耕时节,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农田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薪蒲”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蒲草
    C. 柳树

  2. 诗人对“野人”的提问反映了什么? A. 对农民的无情
    B. 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3. “水没渔梁”表现出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A. 阴雨连绵
    B. 雨后晴天
    C. 暴风骤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美好,而高启的《春日怀江上》则更关注农民的生活与耕作的现实。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现了对春天的喜悦与对友人的思念,与高启的忧虑相对比,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罗敷行 凉轩 冷泉亭 冷泉亭 摇动石 城西行 岁暮感怀 寄怀汉三三兄 过友人村居 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毛卓竖 龍字旁的字 闲话休题 奏钞 查哇 音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叠岭层峦 翁主 包含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敷的词语有哪些 蛟胎 长字旁的字 季常之惧 直道而行 故剑情深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