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凤山有感二首》

时间: 2025-05-06 03:03:18

诗句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

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

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若不速来相就饮,定应从此失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8

原文展示:

过凤山有感二首
作者: 周文璞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
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
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若不速来相就饮,定应从此失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旧日志向的追忆。作者曾计划在山林间做个作家,享受溪边的宁静生活,而如今他已经深深扎根于此。隐士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那只凤鸟又怎能背弃自己的初心呢?诗中提到的“囊中玉”象征着珍贵的才华,午夜下的吟唱则显示出对艺术的热爱。若是朋友不快来相聚饮酒,恐怕从此就会失去知音的陪伴。

注释:

  • 作家林:指隐士或文人生活的理想之地。
  • 溪墅楼居:溪边的别墅,形容诗人理想的隐居生活。
  • 隐者:指隐居的人,追求内心的宁静。
  • 凤兮:凤鸟,象征着高洁的志向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周文璞游览凤山时创作的,受周围自然景色的启发,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志同道合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理想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提到“当年准拟作家林”,显现出诗人曾经的理想与目标;而“溪墅楼居意已深”则暗示他已经在这片地方扎根,心境已然沉静。接着,诗人提到“隐者自应寻别业”,暗示隐士应当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凤兮何肯负初心”则表现出他对初心的坚守与不舍。后半部分“参差一段囊中玉”,通过暗喻表达了诗人的才情,而“激烈三更月下吟”则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以“若不速来相就饮”收尾,表达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珍视友情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当年准拟作家林:回望往昔,诗人曾有志于隐居生活。
    2. 溪墅楼居意已深:他已经在溪边的别墅中生活,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
    3. 隐者自应寻别业:隐士应当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或生活方式。
    4. 凤兮何肯负初心:凤鸟象征着高洁,诗人自问为何要背弃自己的初衷。
    5. 参差一段囊中玉:形容诗人的才华如同珍贵的玉石般闪耀。
    6. 激烈三更月下吟:在月光下,诗人激情四溢地吟唱。
    7. 若不速来相就饮:诗人期待友人的到来,共同畅饮。
    8. 定应从此失知音:若友人不来,便会失去志同道合的知音。
  • 修辞手法:本诗采用了比喻(如“囊中玉”)、拟人(如“凤兮”)等手法,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与情感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理想与初心。
  • :代表宁静、隐逸的生活环境。
  • :象征诗意的氛围与灵感的来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曾打算在何处隐居? A. 山林
    B. 溪边
    C. 城市

  2. 诗中提到的“囊中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才华
    C. 美好回忆

  3. 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表现在哪一句? A. 若不速来相就饮
    B. 参差一段囊中玉
    C. 激烈三更月下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吟》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居生活的描绘,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周文璞的《过凤山有感》则更多地强调了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周文璞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园田叹四绝 北山堂开炉夜坐 题赵昌四季花图海棠梨花 残句:上覆白玉盂 水乡酌别但能之主管,能之将过石康 书浯溪中兴碑后 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 鹧鸪天·席上作 荒口 临平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眉婚 仪静体闲 鸟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惨绿年华 羊肠线 高识远见 包含悍的词语有哪些 高枕安寝 率服 父字头的字 臼字旁的字 王菩 包含捐的成语 梦想不到 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汽车尾气污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