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3:28
高桥沙水涸,台城蔓草缠。
下有烦冤人,诵此危苦篇。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枫前。
但见去魂远,不见归魂还。
惟昔爱好词,细碎穷注笺。
中间多佚事,他书亦不传。
极欲补阙漏,今方长弃捐。
重效嘈囋声,庶几与周旋。
高桥上的沙滩水已经干涸,台城里长满了蔓延的野草。
下面有个烦恼的冤屈者,正在诵读这篇危苦的诗篇。
我生在楚国的臣子之后,身在江边枫树前。
只见游魂远去,不见归魂还来。
我曾热爱细腻的词句,细致地注解诗笺。
其中多有遗失的故事,那些书籍也都不再流传。
非常想要补充缺漏,结果却长久被抛弃。
只好重效嘈杂的声音,或许能与众人周旋。
作者介绍:周文璞(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词句和对情感的深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离愁别恨,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诵哀江南赋》创作于周文璞经历了个人或时代的苦难之后,反映了他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诵哀江南赋》是一首充满了浓郁乡愁与孤独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高桥、沙水、台城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干枯、荒凉的环境,隐喻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高桥上的沙水干涸,台城的蔓草缠绕,给人一种失去生机的感觉,似乎在反映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枫前”,这句诗将诗人的身份与景象紧密结合,通过江边的枫树,传递出对故土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而“但见去魂远,不见归魂还”,则进一步加强了思念的主题,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孤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词句的热爱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尽管许多遗失已无法补全,但仍希望通过吟唱来与人交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及对历史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敏感的内心世界与对文化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桥沙水涸”中的“沙水”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遗憾表现在哪一句?
诗中“庶几与周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