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01
饮能消独况,愁不解三吁。
快节家悬艾,寒飓景逼榆。
簪花羞短发,斗草命长须。
性癖耽吟苦,萧然守病癯。
饮酒可以消解独自的苦闷,但愁苦却不能通过三次叹息来解除。家中节日的快乐被艾草悬挂,寒风猛劲逼近榆树。簪花时我因短发而感到羞愧,和朋友斗草时我却命生得长须。我的性情和爱好沉迷于吟咏之中,虽然身体虚弱,却宁愿孤独守着这份清瘦。
作者介绍:王应斗(约1580-1640),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带有个人情感,关注生活细节,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明末,社会动荡,生活不安,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了个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五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开篇的“饮能消独况”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无奈,然而愁苦却并非能用叹息来解除,显示了其内心的苦闷和无力感。接下来的画面描绘了节日的快乐与寒冷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艾草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却又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用“簪花羞短发”来表露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与不安,短发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联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情和对吟咏的执着,尽管身体虚弱,内心却仍然坚持着一种清高与孤独的守望。这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读来让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快节家悬艾”与“寒飓景逼榆”的对仗,形成了节日与寒冷的强烈对比,反映了诗人的复杂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应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快节家悬艾”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簪花羞短发”中的“短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应斗与李白的作品都有孤独的主题,但李白的《月下独酌》更显豪放与洒脱,而王应斗则更显细腻与沉重。两者虽然都探讨了孤独,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截然不同。